立即捐款

【網媒高峰會2019】燈柱有智慧,市民冇私隱

【網媒高峰會2019】燈柱有智慧,市民冇私隱

編按:網絡媒體高峰會2019於去年12月13日舉行,本網會陸續刊出回顧報導。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的「多功能智慧燈柱」計劃自反送中運動以來便引起市民關注及激烈抗議,當中所涉的藍牙探測器、全景攝影機等均惹來私隱疑慮,更有示威者於8月尾的觀塘遊行鋸開及拉倒燈柱。2019網絡媒體高峰會便以「『燈柱有智慧,市民冇私隱?』Smart City的新危機與可能」為主題,邀得香港無線科技商會執委杜振康及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葉蔭聰,談談政府的智慧燈柱計劃所帶來的實際疑慮,以及在大數據年代下,智慧城市與個人私隱之間的張力。

藍牙測速不必要 抽取手機身分證可泄露機主身分

香港無線科技商會執委杜振康=表示,智慧燈柱的設立,的確有助建立發射站設施,為香港發展第五代流動通訊(5G)服務作準備,但燈柱的功能及零件卻使公眾產生疑慮。以燈柱內的藍牙探測器為例,運輸署聲稱是用以檢測經過車輛的行程時間和平均車速,但杜振康質疑,現時已有雷達測速的快相機,亦有相機可用,掃描街上所有藍牙裝置包括行人手機的探測器根本並不必要。他曾多番追問,運輸署才表示雷達測速其實可行,只因現時警方會用來執法,為免頻譜出現干預,他們「不敢也不可用」雷達。

當局又指,燈柱只會抽取俗稱「網絡裝置身份證」的媒體存取控制位址(MAC address)部分數字作配對,分析後相關數據會隨即從系統刪除,但杜振康批評,只是抽取部分數字亦能透露機主身分,無助解決市民最擔心的私隱問題。

IMG_3986

爭議功能暫緩啟用 惟早已撥款安裝無解私隱疑慮

在市民強烈反彈下,現時多項功能包括環保署提出,以攝影機監察非法傾倒建築廢物、運輸署提出,以攝影機收集車牌號碼以計算不同類別的車流量,以及藍牙交通探測器均暫緩啟用。但杜振康強調,所謂「唔做住」不等於完全取消。事實上,智慧燈柱試驗計劃早已成功撥款,現時也已有200多支具備相關鏡頭及探測器的燈柱完成安裝。即使現時真的叫停所有具爭議性的功能,也不等於日後不會在其他地方使用。

負責研究智慧燈柱私隱保障及資訊保安的智慧燈柱技術諮詢專責委員會,早前曾召開五次會議,並於2019年12月初建議政府應改用光學雷達、熱能探測等取代燈柱的攝影機,及應確保燈柱符合國際認可私隱及保安標準(ISO 27000標準系列)。但杜振康重申,現時已有大量配備攝影機功能的燈柱完成安裝,而所謂ISO27000標準,亦只是指引如何保存好敏感資料,卻不涉資料的運送。換言之,現時仍然無法保證燈柱收集的個人資料不會傳送去別處,尤其是港人最憂心的中國政府。

IMG_4368

監控設施無處不在 民間須持續監察

杜振康總結,無論智慧燈柱發展如何,監控設施也是無處不在,「今日唔搞呢支燈柱,都會將燈柱零件打散去唔同地方」,他就曾在旺角、西貢等見過監控鏡頭。面對勢在必行的智慧燈柱,他坦承現時民間可做的不多,既無法確保政府是否依諾降低攝影機的解像度,也無法得知資料有否傳送至第三方。唯一可做的,就是持續監察並追問當局。就如智慧燈柱被鋸開後,供應商Tick Tack Technology在壓力下宣佈停止為智慧燈柱供應及安裝智能裝置,持續關注並監察,就是市民當前最可以做的事。

IMG_4355

記者:黃蕊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