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給孩子的旅行課

給孩子的旅行課

前人常說揀女婿要打麻將,從雀局中,看牌品,了解人性。如果想了解孩子,結伴旅行是妙法,路遙不只知馬力,也可連繫人心。

好爸爸也是好媽媽

作為稱職的父親,旅行是好機會,建立親子關係。筆者近日迷上網上的紀錄片〈奇妙的第一年〉,發現一個極為鼓舞的真相。片中記錄廿多個初生嬰兒一年的生活,從科學研究中,了解初生嬰兒的飲食、情緒及成長。當中提及男士只要努力,也可當上媽媽的角色。

第一集訪問一對用代母產子的男同志夫婦,他們努力為孩子餵奶、逗嬰兒睡覺,而科學家發現他們身體分泌的催產素跟其他母親相差不遠。催產素有何作用呢?可以催乳,也令嬰兒與照顧者更親近的荷爾蒙。原來母性有部分是後天決定,只要多跟孩子相處,男性也可像母親般,跟嬰兒和孩子親近。

旅育的法則

筆者曾借用日本旅行作家村田和子提出的旅育概念,將旅行視作親子教育,她提出旅育的五大法則,也是筆者做好爸爸的絕妙法寶。

第一法則是跟孩子一同計劃行程,讓旅行變成民主體驗,從商討尊重家人的興趣。旅行的大惱煩莫過於太多景點、太少時間和假期,學會取捨是旅行的第一課,而團體的旅行更重要的法則是忍讓,互相尊重各自的取捨。

第二是為行程訂下任務,讓孩子獲得成功感。找到一間特別餐廳,登上小山,眺望風景,經過辛苦和努力,風光才更有意義,苦盡甘來,不單是旅行,也是人生的哲理。

第三是有各自的活動時間,放手讓孩子走走自己想行的小路,陪伴他買心儀的手信,這才是親子旅行的意義。

旅行最重要不是景點,而是經歷。第四點法則是多讓孩子動手做,學習新知識。不少外國旅遊書,包括《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都有親子旅行的專題,介紹哪些適合孩子玩耍和學習的地方。而日、韓的較大型博物館,不少設有兒童專區。連題材嚴肅的韓國光州鎮壓事件的紀念館,也有兒童的填色和畫壁畫的專區,令小孩從另一角度反思歷史。

回憶總是最美好,最後一項法則是為旅程留下「有形的回憶」,剪輯親子旅行的短片,製作實體相簿,談一起經歷的瑣事,吃過、見到、遇上,也是親子私人的故事。

來吧!計劃本地的旅育課

現時疫情未定,旅行不易,暫時休息,等待更長的旅途。世界很危險,歐洲、東亞等旅遊熱點都成為武漢肺炎肆虐之地,於郊野走一圈,跟孩子吸一口新鮮空氣,經歷一個另類的香港,共同繪出親子的記憶,也可實踐旅育法則。而筆者介紹參加康文署的行山樂網站,官方用古蹟、親子、自然和風景的主題分類不同山徑,方便跟孩子規劃郊遊路程。

正如《聖經》所言︰「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旅育就是與小孩共同經歷,不是完全放手,而是跟孩子同行成長。

原文刊於704期教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