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賀薩伊獲得參賽自由的同時……

賀薩伊獲得參賽自由的同時……

原籍伊朗的柔道好手薩伊(Saeid Mollaei)早前改為代表蒙古參加國際賽,成為了新聞人物。伊朗的國策是拒讓運動員與以色列交手。薩伊在前年拒服從相關禁令。為免回國受罰他後來到德國尋求政治庇護,再輾轉成為蒙古國代表。

薩伊到以色列參賽一事,絕對是喜訊一宗,我讀到的輿論幾乎都是為他高興的。一位世界級運動員終於不用為政治原因而放棄參賽權利,自然可喜可賀。然而,如果我們對此事的理解就到這裏為止,也不合理。伊朗的國家體制雖與「自由民主」相距甚遠,但不代表伊朗針對以色列的國策完全是無的放矢。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國壓迫和佔領,是鐵一般的事實。在國際體壇上抵制以色列,理論上可提醒世人以色列這國家的不義之舉。三年前男足世界盃前夕,阿根廷國家隊臨時取消作客以色列的友賽,就是為免合理化以色列「定都」耶路撒冷的舉動。

阿根廷當年避戰是球員的選擇,跟伊朗政府下令運動員抵制以色列當然有所不同。如果我們不認同伊朗應以國家機器的權力阻止運動員參賽,我們更應該緊記:以色列國對巴勒斯坦人施以的壓迫更是不義。同時,運動員是否以抵制方式來表達政治訴求或者申張人權,也是否應由自己決定,不受國家機器左右?

在未來一年,後一點是重要的。隨著北京/張家口冬季奧運會的開幕日期愈來愈近,以新疆人權問題要求各國抵制明年冬奧的呼聲肯定愈來愈大。所謂的抵制可以有不同方式。例如拒派高官出席開幕禮,又或者索性拒派代表團。然而,如果是政府下令運動員抵制,那邏輯上豈不是跟伊朗政府要求運動員對以色列時棄權一樣?換句話說,假如輿論為薩伊的參賽自由叫好,又要求政府以拒派代表團的方式抵制明年冬奧,那就難逃「雙標」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