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抵制文化藝術工作新低價 杯葛藝術發展局

編按:

已經不是第一次在獨立媒體發窮惡,再度發功,不為銀行新低,而是月初收到友人傳來的好消息,謂香港藝術發展局招標建立藝術評論網站,問我有沒有興趣合作。這份標書不看猶自可,一看不得了。藝展局真是好心做壞事─20萬元的預算扣除專有網頁的基本開支後,每篇稿費竟低至二百多元!而網頁所有內容的版權均為該局獨享!按奈不住,與幾名友人寫了個杯葛聲明,無論你有沒有受過藝展局的氣,只要你認為藝術/寫字是需要被尊重的工作,都歡迎你加入聯署。

自由工作者
梁寶山

浪費公帑並違背業界整體利益 杯葛藝術發展局「藝術評論網頁」主導性計劃

背景:
藝術發展局五月初公佈了一項名為「藝術評論網頁」的合作計劃 ,尋求合作伙伴,以達致「資源增值及協同效益」。計劃目的,為:
1. 提昇本地藝評氣氛;
2. 提供發表平台:
3. 培訓新進藝評人。
由於主流傳媒競爭日趨激烈,為求減低成本,取消文化版面,作者費有減無增,以至藝評人才凋零、青黃不接等現象,早為各界所咎病。文件準確描述了藝評在過去十年間由盛轉衰的現象,又對網頁規格之技術細節有充份說明,可謂用心良苦。此外,文件更以表演藝術委員會建議報告作背景,指出新的撥款機制,將更看重藝評的角色 (2.1)。故此藝術局此時推出計劃,是因勢利便,順水推舟。

杯葛原因:
藝展局對藝評的重視,著實令人感到興奮!但我等同時亦對計劃的構思和設計感到十分失望。文件開列的計劃內容和條件苛刻,既未能對症下藥,更違背前述宗旨,我們呼籲杯葛該計劃的原因,現逐點列舉如下:

1. 專有網頁(2及3.1):
文件列明藝評網頁必須為一專有網頁,此項要求,是「資源獨享」而不是「資源共享」。如果對現下網絡世界生態有一點基本認識的話,都明白網絡文化發展的大趨勢:講求平台共享、自助DIY與互動交流精神(所謂web 2.0文化)。主題上單一、運作上單向且由上而下的網頁,只會令藝評讀者群進一步小眾化,違背計劃宗旨。此外,文件中提到﹕「合作人士/機構/團體可考慮?用市面上已有「免費」供下載使用的軟件(?如:WordPress 等)」(3.5),可見藝發局並不真正了解現下網絡世界一般平台的技術特點,偏重從成本(免費)考慮出發。藝展局應考慮更具彈性和創意之政策,對既有網絡文化加以利用,故此,我們對此項欠缺前瞻性的計劃感到失望。

2. 版權由藝發局所有(5.1):
文件開列版權範圍包括網頁設計、內容、圖像及程式。藝展局之資助計劃維期只有一年,並無長期承諾。一旦藝展局終止資助,刊列文章之版權無異於石沉大海,未能促進藝評之流傳廣披。而網絡資訊流通,互相轉引登載、甚至開放版權,亦為大勢所趨(可參考:creative common)。就算是印刷媒界,現行慣例亦為作者與刊登媒界所共享,或由報刊擁有首次刊登權,甚至版權只為作者獨立持有。藝發局既未有全盤之出版計劃,何不開放權,以鼓勵文章刊印再生?藝展局這種只保障出資一方所有權利的心態,欠缺包容開放,實屬短視之舉。

3. 計劃內容(3.1-3.3):
網頁每月須刊登本港20個主要藝團製作之評論,每個製作須有1-2篇評論,而每篇以1000字為下限,計劃維期12個月。這種「平均主義」,實在有違網頁之編輯自主;而時限與字限,亦有礙藝評作者的專業選擇和寫作趣向。

4. 資助金額(5.5-5.7)與人手安排(3.4c):整項計劃之預算上限為港幣$200,000,包括專有網站之建立、一位兼任編輯人員及作者稿費。試以扣除網站寫作及維持、並兼任編輯人員之薪金,餘款實不足以支付合理水平之稿費。現試以保守估計,開列數目如下:
網站程式及版面設計
10,000
10,000

網站維持
500x12
6,000
編輯薪金 (兼職)
8,000x12
96,000 =
112,000

餘款
 
88,000
 
 
 
20(藝團)x12(月)x1.5(篇) = 360篇
每篇稿件所得稿酬
80,000/360= 244.4

換句話說,扣除基建開資後,每篇1000字稿件,只得二百多元稿酬,條件實在苛刻至極!

計劃內容,與現有藝評員制度內容範圍相似(3.1-3.3),並似有取締該制度之勢(2.1及3.3)。同時,表演藝術委員會去?發出的諮詢文件,在業界頗多爭議,在一個關乎業界整體利益的新撥款機制尚待確立之時,藝術發展局實不宜以推廣藝評之名,為新政策鳴鑼?道。而這種所謂「資源增值」的構思(既推廣評論,又免除藝評員制度之施行困難),實在難以解決現時困局。

我們的訴求:
藝術發展局自1995年成立以來,資助機制經常被圈內人譏為「藝術綜援」。藝展局非但未能任推動社會對藝術工作的重視,並提昇業內的專業水平,更帶頭壓低藝術工作者應有報酬。撥款不足,條件苛刻,藝術工作者被迫將貨就價,令專業水平失守;也向公眾傳遞錯誤訊息,建立剝削藝術工作者的榜樣。「藝評網站」文件,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透過指該計劃的種種矛盾,我們希望藝展局自我反省,正視文化藝術界不滿,糾正作風,捍衛業界的專業認受性,令有限資源得以促進整體長遠發展。

(聯署歡迎組織及個人、業界與非業界參與。如以組織身份參與,敬請註明。)

發起人:
小西
何慶基
梁展峰
梁寶山
曾德平
楊陽
黎健強

聯署人:
丸仔
小狼(網絡創作人)
麥海珊 (freelance worker/電影/錄像/聲音藝術家/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
李智良
林藹雲
葉蔭聰

Amabel Liu

周思中
岑學敏(自由創作人)
素黑
彭家榮
黎俏嫺
李慧嫻

Sunyung

許朗養
甘文輝
李卓倫
P

黃世澤 (時事評論員/香港中文大學政政系兼職講師)

梁以文
曾慶靈
Janet Chan

魂游 (artist/writer/researcher)
小鬼
曾翠薇

(截至7月3日中午)

聯署網頁 陸逐有來:http://www.inmediahk.net/public/article?item_id=127413&group_id=59

參考附件:
藝發局網頁
http://www.hkadc.org.hk/tc/proactive/ifp/ifp_20060519b
表演藝術委員會去年發出的諮詢文件http://www.hab.gov.hk/file_manager/tc/documents/policy_responsibilities/...
黎健強:「藝評的荒蕪」,《信報》,2002年7月日。

藝評的荒蕪
黎健強

北京戲劇界名人林克歡有感於香港藝術批評和文化批評的匱乏,曾在一九九七年三月十九日在《信報》發表一篇題為「評論也是藝術」的文章。林克歡力勸香港的藝術工作者要發展藝評,並且闡釋藝評對於文化生態與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尤其是有關建立評論標準、聯結非官方的藝術團體及個人的批判力量、提高藝術作品的製作與欣賞水平、推動文化對話以至社會多元化等各方面的貢獻。
在香港關心藝評發展的朋友每有引用此文來呼籲眾人,但我總覺得這種大道理的討論像是分析母親的性別;對於近年來香港藝術評論的荒蕪情況,到底沒有甚麼實質的見解或者裨益。就著目前我們的困境,這裡提出幾點個人的看法,希望大家共同參加討論,從而尋求解救的辦法。

香港沒有藝評的空間?
常常聽到的一種論調,是香港的報紙刊物沒有給藝評提供足夠的篇幅。對此我總是難以表示支持:因為稍微做點資料分析,便可知道真相並非這樣。就以視藝評論來說,現時可供投稿的中文報章起碼就有四、五家,此外還有兩家英文報館。期刊方面,《電影雙週刊》、《信報月刊》、《明報月刊》、《號外》等都有刊登有關文章的嗜好。如果希望寫得更有深度,專門的文化藝術刊物我想到有《PS》、《E+E》和《左右》。簡單總括,藝評的短缺是因為生產量少,而不是沒有發表的空間。
較為面向現實的理由,是在香港發表藝評文章的利益回報率低,不容易誘發寫作的意欲。舉一篇二千字左右的文章為例,花心思的要寫上兩、三天的時間,但是大多數報刊所給予的稿酬,卻僅是與勞動不成比例的幾百塊錢。這種稿費水平固然有其市場運作的背景:香港雖有七百萬居民,但絕大多數人都漠視文化藝術;是故藝評文字供應雖少,也不能把價格扯高。只是這樣一來,卻便使藝評難以成為專業,何況更有報館設立了要三個月至半年才結帳一次的制度呢。
美國電視劇集《色慾都市》(Sex and the City)的主角凱莉,每週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一篇專欄文章,收入便可以購買名貴皮鞋泡高級酒吧館子,但那是知識型社會才有發生的景象。落實到香港的情況,悲觀主義者不消說了,即使樂觀遠瞻如董特首,最近也再三說經濟結構轉型尚需要好長的時間。在社會轉型成功之前,我以為低微的稿費都將仍是發展香港藝評的重大窒礙。
本來藝評向來都是藝術發展局強調要發展的項目,但是幾年下來總是未見好成績。因為那些靠藝發局資助出版的刊物,在申請金額扣折了好幾成之後,要應付印刷費以至燈油火蠟等必要開支已是極感困難,又怎能為作者提供優厚的稿酬呢?結果,這些刊物最多可以滿足有意寫藝評者的發表慾和溝通意願,但是對於鼓勵新進來說,作用卻是非常有限。

大學評審制度的窒礙
微薄的稿費對於銳意撰寫藝評、又有其它收入足夠維生的作者來說,當然不會構成窒礙。事實上,他們亦是目前香港的藝評供應的基本來源。在這一小撮人之中,那些在大專院校從事文化藝術教育和研究的學者的文章,無疑特別值得重視。因為理論上,他們對於有關的範疇最有學養和經驗,又有進行長期的觀察、研究、與分析。故此他們提出的意見,理論上應該相當精到,堪足大家參考觀摩。
香港的大學近年來特別鼓勵屬下的教學員工進行研究和發表文章,眾所周知有「不發表就消失」的說法。然而何以在香港的報刊裡頭,這類文章的數量似乎起碼沒有明顯增加?推其原委,是大學方面所說的發表,其實僅指在國際間有公認學術地位的刊物,而並非本地人士閱讀的報章雜誌。我幾個月前便接過港大的一個備忘錄,說正考慮把在報紙上發表的文章,剔出於考核員工每年研究發表的成果之外。明乎此也就不難理解,為甚麼較有深度地探討香港文化藝術的文章,總是先在海外並且多是以英語發表的了。
當然,學者也不是都斤斤計較於個人在學術認可上的成就得失的;只是人生有限,他們在應付沉重的教學、行政及研究出版的工作壓力之餘,再於本地報刊中發表議論,也真還需要有很堅毅的意志。這是我認為造成今天香港發生藝評荒的另一原因。

但願不再繼續失望
上面列舉的是一些我留意到的現實狀況,可以說是短期(short-run)的香港藝評生產結構分析。在很大的程度上,當前藝評短缺的問題是屬於結構性的,即坊間所說的惡性循環,需要有計劃的文化策略以及持續而機動的踐行,才能得到改善。其它中長期的問題,諸如藝術教育失敗、語言表達能力的普遍降低、過往政府在文化建設上的忽略與偏失等等,想起來都教人困頓沮喪。是故何志平醫生從藝發局主席晉升為民政事務局長,我不以為一定是椿壞事 ? 好歹他在這方面具有一些經驗、關注甚至視野。當然,我們訴求的是政府營造可以發展的空間,而不是操縱具體的文藝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