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的故事

香港的故事,其實是無數小人物和平凡的家庭,在這個獨特的城市和環境成長和奮鬥的故事。香港的殖民地背景,香港在中國的過去與未來扮演的角色,交織成香港的個性與情懷,機遇與困局。成功的香港電影,必定能反映這個故事的獨特的感人動人與令人興奮之處。我想起許鞍華的充滿香港情懷的電影:《瘋劫》裏的西環、澳門;《女人四十》的香港女性;就是《投奔怒海》表達的其實也是香港人的無奈、悲哀與尊嚴;《千言萬語》最後的燭光萬點悼六四,更是淚眼中的驕傲。這些都是我們的、香港的故事。

我不懂電影,但我懂得聽故事。聽李我的回憶,聽劉紹銘的少年奮鬥,我聽到了香港的聲音。這麼多人這麼時髦地歌頌張愛玲筆下的上海,誰來歌頌百變、頑強與繽紛的香港?電影豈不是最適合的史筆?

一些極偶然的因素,令我陪伴關注教育政策的余若薇議員探訪面臨「殺校」命運的村校。我踏入這所已有五十年歷史的小學,感到急速發展中的新界的小小一角,充滿寧靜和對教育的虔誠。我聽校長三分幽默、七分無奈的解說因由,看到母親在述孩子學習狀況時,臉上發出的光輝,我堅信村校的故事,那些家長和孩子,老師和校長的故事,那些荔枝樹龍眼樹和電腦與最後的圖書館與操場的故事,應以文字以電影說出來:這是香港的故事,是城市發展與親情的天下感同身受的故事。

而電影比文字更能同時感染更多人。如果為了「振興經濟」搞「創意工業」,會直接或間接令更多成功的港產電影,將香港的故事傳送出去,那就是功德無量了。

吳靄儀
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