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恐怖主義的精靈》:恐怖主義就是你與我

尚‧布希亞(2006)恐怖主義的精靈。黃宏昭等譯,台北:麥田出版。

恐怖主義就是你與我

紐約「雙子星」倒塌時,多數東亞人正準備就寢,電視映出濃煙,接著,另一架民航機就在眼前「命中」另一棟大樓,這就是布希亞說的奇觀,透過媒體的即時傳播,大樓的自殺才展現為眼前的真確事實,甚至超越了真實的意義。以色列與黎巴嫩間的戰事方興未艾,很多人還弄不清楚「真主黨」,甚至連以色列與黎巴嫩的首都都還叫不出名字,卻對「恐怖主義」耳熟能詳,對美國在中東推行的「民主」百般支持,我們幾乎無法察覺,越嚴密的反恐行動,帶來的不是越安全而是越緊張。電影《慕尼黑》的情節仍歷歷在目:男主角應國家徵召而對恐怖主義進行恐怖主義式的刺殺,片尾,他因同伴接連受刺而陷入崩潰,他拆開電視、電話,撕破床墊、睡在衣櫥,甚至連殺害同伴的刺客是否同是以色列政府派出的人都不曉得,那是一種被夾擊的感受。當下傳媒的報導更貼近:炸彈化身為液狀、恐怖份子可使用居家材料、武器越來越生活化,恐怖主義在渲染之下已經無所不在。面對這些社會現狀,我們難以自省,甚至不知道該相信什麼。

上面這些情境就是布希亞說的,恐怖主義利用傳媒,以造成「真實的過度化」作為戰術模式,同時使得體系在過度真實下坍塌。在本書的第一篇「恐怖主義的精靈」中,布氏不僅描述恐怖主義,更分析恐怖行動所對抗的「體系」,是如何必須透過不斷地將這些對它的攻擊,牽引入以真實為基礎的戰鬥之上,將戰鬥移入象徵領域。進入象徵領域,就必須依照逆轉、競價等規則,透過相等或更大量的死亡,償還恐怖份子造成的破壞。是故「恐怖」與「反恐」在相互的競爭中,變成了難以區分的共謀關係,支撐起最純粹的象徵形式去挑戰歷史和政治秩序的獻祭模型(sacrificial model)。由於恐怖主義藉著大量死亡,這項體系無法「回禮」的方式來挑戰之,而體系卻僅能以自身的死亡和坍塌來回禮,因此任何意識形態終將瓦解,政治將不再存在,而歷史將邁向終結。

布希亞敘述「世界秩序」如何將自身受害的事件歸咎於不合理事件,然而超級強國以安全體系來驅逐任何不可預測的擾亂時,也不知不覺的挑起了盤踞在我們心頭中的恐怖主義想像。體系此種透過合法的壟斷暴力,或藉著過度反應來控制例外狀況,其實與恐怖主義邏輯所暗含的,以個體自殺換取霸權體系自殺的象徵性對決關係並無二致,且恰恰是後者(恐怖主義)假設了體系將以自我毀滅來回應死亡和自殺所引起的多重挑戰,因此恐怖份子的行動既是體系自身的過度鏡映,同時也是體系所禁止的象徵性暴力模型,體系無法運作的只有象徵暴力,也就是他自身死亡的象徵暴力。藉著死亡不可能交換的渦漩循環,恐怖份子的死亡所構成的極微小的點,靠著象徵性暴力衍生出的獨特性,創造巨大的吸力與對流。

「恐怖主義的精靈」,是一個看不到的非歷史主體,意味著透過新的玩弄與控制遊戲規則、以瓦解體系為唯一目的的新的恐怖主義行動形式,這個新形式的恐怖主義將每一事件都定位於挑戰和決鬥。這也是說,每一件事都將處在具對立力量的兩造關係中。一旦支配體系藉著自我擴張以進行支配與控制,它就越得到相反。這樣的連帶關係雖是由製造一種可見的對立,以及可以藉由武力解決問題的錯覺所和眾多奇觀式的片段激起,然而由於無法準確說明的對抗,使得這份關係塑造了「遠超過真實的死亡的湧現:死亡是象徵和獻祭的,也就是說,這是絕對、不可撤回的事件」。

簡言之,整個體系的崩塌將藉由不可預期的共謀所產生。原本由媒體的力量塑造與傳達之「恐怖」,卻因為恐怖份子的攻擊不是「真實」的,是象徵的,是故當影像帶出的真實時,反使「真實」成為恐怖的紅利,呈現全球化自身挫敗的事件。換言之,媒體成為事件的一部份,就是恐怖主義的一部份。布希亞這部分的分析,讓我們接連上他先前的擬象、內爆、過度真實等論述。但是我們不應該陷於「過度真實」或「不曾發生」之類的言詞泥沼,或將布希亞框架在媒體與象徵的分析,反而應該理解他說的「當事件停滯不前,必需預測,動作比他們還快。當事件加速到一個程度時,地需放慢速度,莫讓自己埋葬在一堆雜七雜八文字或密佈的戰雲中,要原封不動的停格在它原初的景象」。透過描述難以確定之物,布希亞指向的是社會現實之分析。亦即謹慎釐清複雜的關係,審慎辨識主、客體及鏡像易位,和我們經常忽略的共謀關係運作邏輯。

這本新翻譯的小書,其實是由多篇文章匯集而成,但是清楚的讓我們達到一種回歸:忘了布希亞的華麗詞薻和「後現代」稱謂,以及他在左翼圈所遭受的「去政治化」批評。如果僅因文字閱讀而覺得布希亞認定不在存在真實,就可能滑出了他實質上關切的東西,因為布希亞確實是「政治的」。他分析的焦點是戰爭與國家、現代民族國家的主權,以及權力問題,對話對象是何謂自由、理性,也挑戰二元對立非此即彼的觀念。他最終表現出來的是「反戰」,認為這個共謀關係所產生的戰爭「不會是個解決方案,因為它在當代的效應下,所給出的將只不過是一件非事件的事件(non-event),一件未曾發生的事件,透過其他方式成為政治不存在的延續」。「他們(恐怖主義/反恐體系)之所為,正是我們(反恐體系/恐怖主義)之所欲」,這是布希亞中切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