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製造梁祝:芳艷芬傑出中國文化研究講座2005

  由最初的節婦典範,到今天載歌載舞的青春版動畫,《梁山伯與祝英台》這民間故事不斷被重新創造和詮釋,由戲曲、電影、動畫、協奏曲及音樂劇等不同形式的載體,承載不同時空所塑造的文化意識。在昨天舉行的芳艷芬傑出中國文化研究講座2005:《梁祝:意義創製與文化挪用》上,講者李小良從台灣早前的梁祝熱潮講起,分析這民間傳說如何在兩岸三地被主導意識形態及邊緣社群所挪用。

  演講從台灣幾個最近期的改編,包括由「永遠的梁哥哥」淩波復出主演的音樂劇《梁祝四十》(2002),流行歌手辛曉琪與古典作曲家鍾耀光合作的《梁祝》 (2003),以及迪士尼式動畫電影《梁祝》(2003)出發,與香港、大陸不同的版本放在一起討論。李小良表示近年台灣的改編,傾向把這個作為一超越的愛情故事來表現,香港九十年代不同的梁祝版本則充滿了同志化╱去同志化的交鋒,而內地對梁祝依然是擺出一本正經的面孔。所以春春版動畫電影《梁祝》在內地放映時,就有人批評其不夠認真,提出「不再凄美,卡通片還是梁祝嗎?」的疑問。

  不同的團體對梁祝有不同的詮釋,同樣也會對其有不同的期望。像本地同志社群就曾對徐克《梁祝》異性戀化的處理表示過不滿。講座嘉賓芳艷芬當年演出的電影《梁祝恨史》,因為強調祝英台作為女性對男權社會反抗的一面,刪減了不少梁山伯的戲分,也曾引來不少怨言。

  有趣的是,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當年風靡台灣,成為不論本省外省一代人的集體回憶。相隔四十年淩波再登舞台,演出《梁祝四十》,又讓觀眾再次投射文化身分的集體回憶。一齣外來電影,唱的是外省戲曲,卻被台灣社會挪用為本土文化的一部分,用來重構自己的本土身分,甚至有論者考證黃梅調與歌仔戲的淵源。可見意識形態塑造文化力量之大。

鄭傳鍏
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