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從 Version 4 到獨立媒體運動

十二月, 超忙. 剛趕完<大事件>一書, 又是社會論壇, 昨天剛講完一堂 Free culture, creative commons and alternative media 的課, 可幸, 有看 inmedia 的同學不少. 同學問, 媒體行業很灰, 未來有何樂觀之處? 簡單地分享了獨立媒體網讀者調查中所反影的新階級趨向(new poor), 獨立媒體運動 vs. 主流媒體/價值的堅持.

雖然常常說, 獨立媒體是要藉著新技術開展一場媒體積極主義的運動, 可是, 每一步都是一個實驗, 朱凱迪一直在打民間採訪的草鞋, 而大家對技術運作和可能性的起點, 幾乎是零. 我不是一個搞技術的人, 亦質疑技術決定論, 但因為 freelance 工作關係, 每天網上見著有很多互聯網科技的高手, 收到好幾個自己看不明白的新技術電郵, 這兩年學到的東西, 比起大學還有多, 而且都是邊學邊做.

無聊的開場白講完, 回到正題.

這裡不是一個論壇

首先要講的是, inmedia 從一開始的定位是獨立媒體運動, 而並不是一個 forum. 運動是建基於對香港具體政治和媒體生態的分析, 然後定位, 再轉化為實踐.

一直以來, 香港都有很多 forums, 若論訪客人數, 自由程度, 我們大概比不上 discuss hong kong 和高登. 而它們亦發揮著滋養互聯網公共空間討論的功能.

但 inmedia 並不是純粹的 open forum. 從一開始, 我們就批評主流媒體市場化, 受政府和不同社會部門公關策略影響的問題, 強調要搞民間記者報導, 介入身邊周圍的社會事務, 發揮草根民主的力量. 言論自由不是純粹的 "吹水", 而是要發掘聽不到或被埋沒了的聲音, 帶進公共空間, 與主導的力量進行拉扯角力.

譬如說, 當整個主流媒體, 以製造歧視的報導手法去處理國內孕婦的新聞, 獨立媒體的價值當然不是去複製這些主流回聲(網上有簽名運動要求拒收國內孕婦), 而是去進行剖析與另類的報導(可惜, 我們並沒有做到這一點). 若有讀者來這裡罵 inmedia 民間採訪失敗, 沒有回應如此重要的社會議題, 我一定自我檢討, 想方法去動員更多民間採訪等等. 但若有人轉貼網上簽名運動過來, 然後質疑編輯為什麼不把它放上焦點呼籲聯署? 我會說獨立媒體的價值不在於當主流的回聲筒. 若該聯署轉貼後, 有一個很好的回應剖析當中的問題, 又另作別論.

獨立的意思不是沒有立場, 又或一種站於高高位置的審視. <大事件>一書裡, 雷子樂(主流記者)批評獨立媒體的民間記者立場偏向韓農, 成為政治宣傳機器, 失卻獨立性. 雷的批評, 把獨立等同於沒有立場(又或記者專業術語裡的客觀中立), 完全欠缺對媒體制度的分析. (首先 propaganda 涉及制度權力運作, 一個個人在大街上大叫打倒某政黨, 不能說是反該政黨的 propaganda [最多可以話佢痴咗]; Chomsky 對政治宣傳有很精彩的分析.) 主流記者完全可以批評民間記者, 指出其心態或方法所存在的問題, 分析層次上的 naive, 或立場根基的不紥實等等. 可是把 "有立場" 等同於 "不獨立", 正好是殖民制度下, 平庸政治的複製.

從 inmedia 成立至今, 編輯和其他朋友, 斷斷續續地寫了很多有關獨立媒體運動的文章, 若真的是網站忠實讀者, 應該會有點框架輪廓, 不至於要從 ABC 講起.

Version 4

我已忘記Version 1的模樣, 大概是所有最新文章在右手邊, 所有的討論在左手邊, 中間為焦點. 文章會在網上停留49-71小時(文章會停留兩個12am), 所以晚上12時過後最多人上載文章, 以令到自己的文章可以留得更長時間. 後來因為文章和討論越來越多, 左右兩邊超長, 文章缺乏分類, 所以搞了 version 2, 八個分類, 一個焦點, 並新增了RSS. 又面對新的問題 (有好些問題在讀者問卷調查中多番提出):

1. 焦點太少, 又因為民間報導為獨立媒體提倡的實踐, 藝評影評上焦點機會很微;
2. 以專欄來分類不合適, 有很多專欄是個人專欄, 所觸及的題目時有不同, 但卻全被編在健筆, 以至健筆一欄的文章有時候停留不到一天;
3. 專欄欄日形同虛設(被分類取代了);
4. 沒有空間於主頁發展多媒體, 因為被八個分類欄的列表佔去主要空間.
5. 新文章散播在八個分類裡, 很難找.

version 3 嘗試以小焦點, 讀者評分和多媒體角落去處理以上的問題, 但無甚效果, 因為

1. 參與評分人數不多, 而位置亦不顯眼;
2. 多媒體因為位置有限沒有向外開放, 讓作者自由上載.

version 4 做了大膽的嘗試

1. 以40多個 tag 取代8個分類
2. 增加焦點數目, 並開放主頁焦點的 html, 使多媒體信息如 youtube google video, flickr 和 soundtrack 等, 可以上主頁(要經過編輯調較, 以免搞亂頁面)
3. 行動日誌自動上主頁
4. 以最新近文章取代既有分類

當然, 編輯的權力和責任增加了, 但無需放大這編輯權力, 因為它對文章能見度的影響, 於 web2.0 的網絡邏輯是微乎其微.

讀者統計分析與 web 2.0

現在, inmedia 每月的 unique ip 訪客約為 70,000人, 當中有80% add to favorite, 亦即會再訪此網站. 當中只有3,000人是 inmedia 的登記用戶(社群), 估計有近1,000人是以 RSS 閱讀器讀取網站文章(透過bloglines有200多人). 絶大部份的人, 70,000-3,000=67,000人, 是透過 yahoo news categories, 搜尋器和文章連結而閱讀網站的文章的, 焦點不焦點對他們的閱讀習慣沒有影響. 而這個趨勢隨著 web 2.0 的發展會越來越明顯, 哪怕你的文章被網主打進 18 層地獄, 只要該網站的 infastructure 搞得好, 於搜尋器裡能找到, 並與其他網站或 blog連上, 有 track back 討論等, 就會被讀到. 而 inmedia 於 infastructure 上的財政和人力上的投入, 從比例上大概是香港網站之最.

所謂焦點, 其影響力不在於能見度, 而是更多涉及獨立媒體風格方向, 這個社群(眾民間記者和專欄作者)的自我想像, 以及對新人的鼓勵.

如果要增加每一篇文章的能見度, 我下一步會建議做的是於每一篇文章後面加 add to delicious 和 digg it 的功能, 使個別文章能延伸至其他的平台. 至於焦點的空間, 涉及組織的自我想像和未來發展的方向定位, 若有興趣就此作出討論, 無任歡迎. 但請勿以編輯權力, 壓制言論, 獨立不獨立之說來扣帽子.

把這次改動叫 version 4 的意思是會有 version 5, 6, 7, 但請先嘗試了解 inmedia 的一些基本理念和運作, 與 inmedia 的技術 interface 有多一點的互動; 老實說, 看到一些連 hyperlink 都懶得搞, 亂貼水蛇春咁長的網址將網站版面搞亂的貼子, 我會很質疑他們對這個空間有沒有基本的尊重.

小小技術 tips

基本上上載文章的方法沒有兩類, 只是加 tag 時要以 ctrl right click 來作多選.

其實在關於我們的 FAQ 裡有很多技術資訊(雖然還要更新).

註: 這篇文章沒有經其他編輯審閱

(阿野按)其他相關文章

(阿藹)獨立媒體version 4
(y.t)The Quiet Metamorphosis of Inmedia, or, the Route from a Forum of diverse voices to a Promoter of a peculiar outlook
(y.t)A Modest Proposal to the Editors of Inmedia, written against a Thievish Undertaking which has long plagued this Open and supposedly Accountable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