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視藝年度雜記


文章刊於2006年12月30日《文匯報》

*原文將「朱琦」先生誤打成「朱其」,讓報章出錯,特此致歉。

香港視藝年度雜記

古有云:「十年人事幾翻.番身。」明年2007年正值香港回歸十週年,視藝界在港、英兩地自然不乏相應的展覽發生。一年將逝,總流行回顧過去一年重要大事,對筆者而言,藝術家的創造力始終是藝術的根本,所以還是幾個藝術家名字比藝術事件叫我印象深刻。

有云「國際雙年展全球化」下是策展人的年代,似乎各大院學亦開設相關課程迎接這個遲來香港的潮流。香港視藝界則曾有過「藝術空間」的年代,各藝術空間不只是重要的展覽場地,亦是各項重要活動、出版和座談會的催生者。2005年Para/Site藝術空間開始聘請海外策展人Tobias Berger任機構的營運總監,為本地華人主導的藝術空間和策展文化帶來新氣象,亦為其他空間提供發展參考。過去一年多他藉Para/Site展覽向本地觀眾引介很多國際上活躍且著名的青年藝術家,亦在海外策劃的展覽中注入本土的藝術家。這位德國策展人如何融入本地視藝社群,如何以外國人的眼光推動香港藝術,如何為本地視藝界建立新國際網絡,都讓筆者重視和期待。

今年兩個大型個人西畫展,一是由1A空間策劃,展出資深畫家關晃近三十件從1969到2005年間畫作的「關晃回顧展」,二是由藝術推廣辦事處主辦的「甜言蜜語─區凱琳的繪畫」,當中畫家區凱琳的新畫作三十多幅。今年Para/Site藝術空間與1A空間都各自舉行本地藝術家的回顧展,其中配合蔡仭姿回顧展出版場刊《又,物聚》就將蔡仭姿的藝術發展年表與劉霜陽、朱琦、王無邪和蔡海鷹四人不同的香港藝術大事年表串插並置,與亞洲藝術文獻庫近來公佈的「香港行為藝術研究報告」中的「香港行為藝術發展年表」同樣具有參考價值,對研究香港藝術史有相當幫助。

數這兩年間於本地與海外同樣活躍兼突出的藝術家,筆者印象中的是有張韻雯和白雙全。長居海外而近年留港的這位大眼長髮姑娘(近日還成了母親),在這幾年間發表的作品都是悅目特出。從2002年在葵青劇院門前展出由透明貨櫃構成的裝置作品《無題(眾生)》,到2004年在中環鬧市放下傾斜的紅色的士雕塑(2004-05),及至今年在文化博物館的展覽「商場時代的藝術體驗」(MEGartSTORE)中展出《玩(耍血肉恐怖之器)具》,真實比例的木製坦克車廂內還設有射擊藝術品的電腦遊戲。她的作品不失幽默和想像之除,亦打破「藝術是偉大認真、崇高莊嚴」的慣例,並從展覽空間走向公共地方,拉近作品與觀眾。筆者視她為今年突出者更因為她是明年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香港館的參展藝術家之一。據悉在提交的近十個展覽方案中有三個都包括了張氏的名字,可見她已被受策展人重視。

相對於張韻雯的幽默和活力,白雙全的作品就顯得輕型。有時只展出相片和文字的創作紀錄,但不減他對生活微細敏銳的觸覺的反映。白雙全的觀眾緣自2003年為明報星期日版發表作品後開始,其後各方媒體的專訪和報導,兩本個人作品集的出版,都讓他成為香港大眾最為熟悉的青年藝術家。除了藝術展覽,他亦與綠色和平和樂施會合作,以藝術行動宣揚不同的社會訊息。白雙全有很多的創作都是由於一些社會事件或現象的啟發,其中的作品《給路人的一朵小花》(2005),以五個一元硬幣在地上砌成花瓣,以粉筆畫上莖和葉,放在牛頭角和石硤尾區的地上,等待「有需要的人」拾去。這些「花朵」與張韻雯「的士」同樣說明了藝術「面向觀眾」不是在創作議題上的大眾化,而是作品能引發觀眾投入參與和思考的「親切感」。

藝術家透過創作回應社會,不一定是「抽離」於日常生活放在展覽廳中,張韻雯和白雙全卻以不同形式在「公共地方」創作,引發大眾觀賞和參與。相對於他們以藝術創作對社會和日常事的主流觀點提出「反(向)思(考)」,由天星事件引發的「820藝術行動」成員就以藝術手法表達意見,同樣為「藝術表達」提供了新的示範。他們甚至為「公共藝術」一詞提出了新角度,思考「(在)公共(地方)的藝術(表達)」。它讓「公共藝術」從過去「美化社會」的功能,延伸至「思考社會」、「回應社會」以及「介入社會」。打破了「公共藝術」只由官方或大財團以龐大的建築費支持,在地上「插上」如「石獅子」、「村口牌坊」等紀念碑一樣的巨型大物。他們的藝術「行動」為「公共藝術」中「由公眾」(from the public)、「為公眾」(for the public)的價值提出別樣的參考。

從張韻雯、白雙全到「820藝術行動」的一眾創作者,都表現了藝術創作進行於公共空間的多樣性及其社會意義。這正是這一年間的本地視藝文化默默發展下的一種現象,呈現一種「走出藝術館,回到社會」的民間自主的藝術力量。

放眼來年,同樣是民間自發的「伙炭」(藝術家工作室)開放日將於明年一月中旬開幕。經過各藝術家三四年來的努力已經廣被認同,加上位於石硤尾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亦計劃於來年年底開幕,配合觀塘和柴灣各地藝術工作室社群的活動和轉變,這種工廈式藝術家社群的新景象和未來發展依然讓人期待。

至於藝術形式的近來發展,筆者發現剛巧現在幾個跨年度的視藝展覽都與「新水墨」有關:一是香港藝術館的「東西問道—王無邪的藝術」、二是藝術公社的「都市墨象」以及由信和集團主辦於荷里活商業中心地庫展出的「墨休閒」。三者以不同主題展出本地藝術家的新水墨作品,反映了自70年代的香港新水墨運動下對傳統中國水墨畫的突破,亦展示了這群資深的創建者及其學生的近來創作。據悉明年下旬除了香港藝術館可能舉行水墨藝術大展,香港藝術發展局推行的「視藝掇英─2007/08專題展覽」中的中國畫專題展亦擬訂於十月下旬舉行,估計其他藝術團體會在這兩個大型展覽前舉行相關展覽作配合和嚮應。如此能否為香港新水墨運動和論述作進一步的推展,或帶來另一個新水墨潮流,則有待各個展覽的主辦者或策展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