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呂大樂: 「諮詢式政治」崩潰

信報財經新聞    呂大樂     2007-01-16  新思維網絡
「諮詢式政治」崩潰 
  
 
   「諮詢式政治」已經根本不能面對目前香港社會的政治狀況與訴求。「諮詢式政治」陷於崩潰,原因有十點:

  一、「諮詢式政治」的出現乃基於殖民管治的政治需要—在一個差不多完全封閉的政治體制裏容許有限度的公眾事務參與和建立有限度的民意認同和支持。自從議會引入代議制元素,出現了更具代表性的民意代表之後,「諮詢式政治」的重要性已隨之而日漸下降,而其基礎亦開始動搖。

  二、在以往低度開放的政治體制裏,「諮詢式政治」是一個政治參與的階梯和政治身份系統。雖然參與諮詢的社會人士不一定存心靠近建制,並從中取得利益,但在舊有的政治環境裏,獲得委任確有其象徵意義:最低限度是對受委任者於所屬界別之成就、地位的認同。更為重要的是,因當時在政治地位上的流動取決於政府的委任,「諮詢式政治」制度能產生一種內部自我制約的效果,令參與其中的社會人士都願意接受建制所訂下的遊戲規則與規範。而政治地位和身份的象徵意義,也收吸引人才之效,推動不少人投入各級諮詢渠道,並且自覺爭取表現。今天,作為一種政治參與階梯和政治身份系統,「諮詢式政治」的功能已消失得七七八八。

「倒戈」現象

  三、對熱心參政或藉政治參與而取得好處的人士而言,「諮詢式政治」已不再是一條光明大道,也再不能發揮政治交換的功能。現時每當政府受到政治壓力,希望有份參與諮詢的社會人士出來面向公眾,盡其義務,幫忙對外解釋或為政策護航時,基本上出現了「集體失蹤」的現象,甚至反過來「挺身而出」,「主持正義」參加反對陣營(但在各會議上卻未必曾經將其反對意見備案)。

  四、假如「諮詢式政治」曾經有過一套遊戲規則,一種秩序與規範(雖然可能只是一種服從文化),現已煙消雲散。

  五、「諮詢式政治」從來都不是營造政治共識的渠道。由諮詢委員會到「綠皮書」,「諮詢式政治」的主要功能在於以守為攻,在民意中間製造平衡,盡量防止民意全面走向反對陣營一方。「諮詢式政治」擺明是選擇性的─在人選上如此,政府最終決策所參考的意見亦經過選擇。後來,殖民政府愈來愈得到民眾接受,令人產生錯覺,以為只要完善諮詢程序,便能促成政治共識,營造社會團結。去殖民後的香港,「諮詢式政治」打回原型。

  六、舊日「諮詢式政治」之所以能夠發揮作用,乃借助參與諮詢的意見領袖、專業人士於民間或所屬界別的聲望、信譽或專業地位,為政治諮詢提供合理化的基礎。「諮詢式政治」曾經包裝為既尊重專業意見,亦重視民意的代表性;與此同時,政府亦運用這樣的混合考慮,以解釋其有選擇性的委任方式。從政府的需要來看,只要委員名單不太明顯的傾向於親政府或傾斜於保護某些利益,在形式上能稱得上兼容、平衡,則已達到政治目的。這樣的諮詢安排,能為政府施政添上最起碼的民意基礎,同時也能為政府在諮詢架構內保持控制,令其內部意見互相制衡。但在政制逐步走向民主化的過程中,諮詢架構(作為反映民意機制)已淪為整個政治程序的邊緣部分。今天,無論議員的表現有時是如何令人失望,始終有民選議員的議會才是名正言順,是反映民意和公眾參與的主要渠道。在其反映民意的功能逐步下降的情況下,「諮詢式政治」地位尷尬,論專業性,它不夠專業;論接觸社會不同界別及層面,又嫌不夠廣、不夠深。

  七、殖民時代政府施政的特點是以行政管理為主導,盡量避開政治議題,減少社會爆發政治爭議的機會。當然,這並不是說殖民管治沒有政治議題,而是一些涉及基本制度、權力分配的政治問題,都不存在議論、討價還價的空間與可能性。所以,儘管整個政治系統存在不少問題(例如諮詢對象有選擇性,權責範圍有限並且不一定符合市民的要求),卻都被界定為政治議價及談判範圍以外的事情,而令其運作不至於出現困難。今天,市民對政府施政及決策過程的要求已有改變,再加上宏觀的政治生態環境亦發生了重大變化(例如特區政府連立法會內的支持亦欠把握,而親建制的政黨也要考慮選舉策略和爭取選票),以諮詢作為建立認受或支持的做法,變得不切實際。

「諮詢」效用有局限

  八、從前殖民地管治盡量將政治議題局限在行政管理事務範圍之內,以諮詢手段來合理化整個決策的過程,是較易自圓其說的。在這樣的制度下,決策被看待為一個技術性的和關於程序上是否妥當的問題;也就是說,決策與判斷、價值、道德或政治取向無涉,技術官僚加上大致上能平衡反對意見的諮詢程序,便足可鞏固政府施政的社會基礎。其實「諮詢式政治」有其局限:它並不適用於牽涉價值衝突的社會事件之上。當爭議並非只關乎經濟效益、行政手段是否有效率之類的技術性問題,而是關係重要的政治、決策的立場和價值判斷時,它的弱點便表露無遺了。

  九、「諮詢式政治」是「框框政治」,從前運作暢順,因委員會的職權範圍本身不會是一個爭議的題目。它的一大特點是參與者打從開始便接受了它的限制(政府沒有必要完全跟據諮詢的結果而作出決定)。今天,形勢不同,持反對意見者沒有需要作出這樣的妥協。挑戰特區政府,否決政府所定下的框框,是有效的政治動員的手段。再者,就算持反對意見者願意妥協,部分輿論亦會質疑他們是否有需要讓步,不易令持反對意見者中間出現一致的態度,達至社會衝突納入建制的制度框架之內的效果。

  十、「諮詢式政治」是政府行政權力核心為主體,配合一個一元政治權力體制的安排。在啟動了有限的民主化之後,政治權力體制已由單一格局走向二元。雖然立法會未足以成為另一個完全抗衡行政系統的權力核心,但已肯定是公眾焦點所在的政治場域。在這樣的政治布局裏,「諮詢式政治」的角色與功能只會日漸收縮。

  在香港發展「諮詢式政治」,應該到此為止了。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