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社會公義與全球貿易

在2006年3月的《遠東經濟評論》(Far East Economic Review)中, 2001年度諾貝爾經濟學得主Joseph Stiglitz 撰文〈社會公義與全球貿易〉, 評論在香港舉行世貿會議後的全球貿易的情況。雖然此文出版至今已然10個月, 但全球貿易不平衡的情況依然持續, 故我特寫此文介紹Stiglitz 的論點。誠然, 我從來對經濟學者都沒有甚麼好感。然而, Joseph Stiglitz 卻是一個十分特別的經濟學者, 雖然他曾是美國總統的幕僚, 但他一直以來狠批美國貿易政策、為不少發展中國家出聲的作風, 令我對他確實鍾愛有加。Joseph Stiglitz 比較著名的作品有《全球化及其不滿》(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 而最新著作都是關於貿易的, 如: 「Fair Trade for All」及「Making Globalization Work」(詳看Joesph Stiglitz 個人網頁)。

貿易自由化(Trade Liberalization)的理論和現實

理論: 一直以來, 已發展國家(如美國)及WTO都宣稱: 「貿易自由化會帶來經濟增長及會惠及全人類」。

現實: 然而, 在現實的世界中, 貿易自由化帶來的, 卻只是為已發展國家帶來利益, 而發展中國家所得到的卻只是: 高失業率和貧窮日益嚴重。 問題: 為什麼理論和現實會有這麼大的落差?

Joesph Stiglitz 的解釋:

(1) 有關貿易自由化研究的結果與理論不相符: Joesph Stiglitz 指出, 現時很多有關貿易自由化的研究所問的問題是: 「如果一個國家取消貿易壁壘, 會為該國家帶來什麼?」, 但很多這些研究的結果都難以帶來「貿易自由化將會帶來經濟增長及惠及全人類」的結論。

例子: Joesph Stiglitz 指出, 現時很多經濟高速增長的國家多是在東亞地區。可是, 這些東亞地區並沒有全盤跟從貿易自由化的教條; 取而代之, 這些地區均是「出口型」的經濟體系; 這些國家在考慮貿易自由化前, 會先考慮該國的失業率, 而非盲目開放國內巿場, 以致高失業率的出現。而且, 正因為這些國家是「出口型」經濟體系, 其目標當然是向他國出口貨物; 正因這出口的考慮, 這些國家便會不斷要求他國開放巿場, 好讓自己國家的貨物得以出口。

(2) 利益行先的WTO談判: Joseph Stiglitz 亦指出, 在WTO的談判中, 雖然WTO和如美國的已發展國家理直氣壯(其實是不知廉恥!)的宣稱他們正透過WTO的會議來促進公平、社會公義和效率。但在閉門談判中卻是以己國利益為重, 什麼理論和原則都丟到垃圾桶去!

例子一 : 在開放農產品巿場的談判上, 美國一方面要求發展中國家取消補貼農產品, 但另一方面自己卻半步也不退讓, 還繼續補貼30億到40億美元予25,000位美國棉花富農。

例子二: 在醫療產品方面, 美國政府在國內不遺餘力的推行廉價醫療產品, 但另一方面, 對出口醫療產品到發展中國家則以「保護知識產權」為理由, 拒絕降低醫療產品的售價。

正因為上述富國的卑劣行為, 致使窮國始終未能擺脫貧窮的命運! 一言以敝之, WTO 會議絕不是如富國和WTO自己所說那樣什麼什麼「促進公平、社會公義和效率」, 骨子裡只是一個為富國提供欺侮窮國的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