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拆局:皇后的皇后

話說今年「七一」晚,跟朋友看罷煙花走去皇后碼頭,原意是拍幾張照片就離開;最後,我們一行四人竟然逗留到十二點多。皇后碼頭上現在住了一群「本土行動」的人士,沒錯是住。他們當中有大學生、有社會人士,更多的是關心碼頭、關心海港的市民。他們在那兒擺攤子,賣汗衫、賣書本來籌款。也有人在唱歌、跳舞,有的只是坐着、聽着;他們有人通宵接力守護碼頭,那裡也有他們就地休息的營帳,知道已經長期抗爭了好一段時期。

當中有一位五十來歲的女士,言談之間聽得出不是政界中人,說話雖然沒有什麼理論基礎,可是訴求清晰:拆皇后就是拆掉港人的集體回憶,填海就是破壞香港的天然資源。這麼簡單的道理,連市井小民都懂,那群短視的當政者到底在想什麼?他們填海造地的理由是疏導中環至灣仔的交通,矛盾的他們又要繼續在填海區上蓋高樓;那豈不又有交通問題嗎?那又要填海,然後又蓋樓,又有交通問題... ...?沒完沒了的?要把維港填平為止?簡直反智!

話說回來,所謂的集體回憶呢,其實沒有什麼客觀標準。「皇后」不過有八十二年歷史,而我們年輕的一代應該沒有人試過在八號風球時搭乘「嘩啦嘩啦」在碼頭登岸,也沒有多少人會專程去釣魚、聊天,有什麼回憶呢?很坦白,我對這座碼頭就沒有多大的感情;唯一反對的就是政府那種漠視民意、倒果為因的做事方式。我在「天星」、「皇后」的事情上看見一個缺乏管治威信(Mandate)的非民選政府。這也是所謂的「民主無量,獨裁無膽」。在文化保育上的咨詢層次又高、又未顧及普羅大眾,最終形成今天的對立。

至於那群「護天星、守皇后」的人,很無私、很勇敢,也很可憐。可憐在香港沒有強大的公民社會,香港人大概都很忙、很辛苦的掙錢。也許我也沒有資格說港人不參與,因為我也很慚愧,我有份兒令他們成為弱勢的少數。

上星期,又去探望那座被社會遺棄的「皇后」。看見那位女士,她依然靜靜的、微不足道的坐在那裡,守護着這座過時的碼頭,守護着這個冷漠的城市。
在我眼中,她就是這裡的皇后。
劉俊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