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兩段短片:教書容易,教人做人難

第一段短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vXapuBiAq6c

第二段短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sKNNY5kTBqc

數天以前,筆者深宵未寢,隨意在網際蹓躂,無意「讀」(筆者喜歡以「讀」代「看」以說,蓋「讀」乃涵有深入拆解之意,非只強調以眼來「看」)到了以上的兩條短片,不禁深嘆教育之不易,學生素質的低劣,結果整夜更難入睡。根據第一段短片的學生所言,他們應是本港一所名叫「崇正中學」的學生。如果不是在開派對的話,筆者以為那時候,大概應該是在上課吧!而第二段短片,筆者無法知道片中的學校名字,但事件發生在課室以內,似乎亦應是在上課進行當中。這兩段短片的錄像時間,筆者無從知道,不過,從事件本身來看,它多多少少反映了現今本港部分中學以及它們的學生,值得叫人擔心的事情。

身為教育同儕,有沒有想過如果你是片中的教師,你會怎麼處理?這個問題一直徘徊在筆者的腦海裡,迄今仍在努力地進行深思。筆者曾經把這兩段短片,分享給周遭的同儕,藉此了解一下彼此的看法。

第一段短片:

片中學生不當的行為頗多。第一,學生於上課期間,開啟手提電話進行錄像,這誠然違反了校規,也是有礙學習的行為;第二,學生未見取出課本聽課,更遑論摘錄筆記,取而代之的,卻是在閱讀報紙或在高聲閒談,影響他人之餘,既甚不自重,又不尊重教師;第三,學生隨意扯高上衣,露出穿在校服以內的「波衫」,耀武揚威似的毫不規矩;第四,學生隨意可以離座,這亦嚴重破壞上課該有的秩序。觀片而述,要逐一訴說學生的不是,基本上,可以說出許多許多。

然而,身為教師的亦似乎存在問題。片中教師似乎經驗尚淺,對於學生的頑劣行為,她未有加以深責。有同儕說「這幫學生大概不是第一次如此,教師應該早已試過許多方法… …」這樣的回應明顯是站在同情的角度出發來看待問題。可是,學生再壞,亦不能視若無睹或放任讓學生罔為。教師曾經再三要求學生停止錄像,但學生卻未有理會,態度傲慢,學生似乎根本無懼教師的威嚴。或者,應該這麼說。從片中觀之,教師的權威似乎早已蕩然無存,結果上課不但未有學習,而且無禮放肆。

無論讀者怎麼責備片中的學生,罵他們「垃圾」或「無良」也好,徒具責備都無濟於事,重要應在如何教之以善及加以糾正。不過,做到這一點,誠然,並非易事。

第二段短片:

片中只集中在一位學生與一位教師的對話之上。按片中來說,筆者無法知道片中學生為甚麼會無端以粗口大罵教師,但可以看到的是學生的情緒甚為激動,而教師雖曾高聲加以責備,但效果更糟,學生變得更為不滿。「粗口」二字的界定,迄今大抵沒有一致的共識。到底甚麼的話才是粗口,甚麼不是?相信許多人都很難加以概括,不過,詞性的廣延度不易確定,但詞語本身的意義卻不難理解。「粗」是社會文化普遍認為不登大雅的言詞。如非有必要或特別用途(醫學上的心理治療、電影或藝術上的表現要求……),粗話當為整個社會不被鼓勵去說的話。片中學生的說話,理所當然是不被鼓勵的,當算是違反了校規。

教師面對學生如此激動的情緒,很難再跟他面斥。事實上,教師在這情況底下,再說甚麼,學生亦無法冷靜受教。

為人師者的深思與反省

分析課上的問題,可以讓公眾了解更多,亦能明白到教師與學生之間關係的可能複雜性。

第一段短片的教師未能建立權威,亦未與學生「約法三章」,定下規章,結果課室秩序大亂,更遑論去尊敬師長。然而,權威非一朝一夕可建,而從心尊重更非一蹴而成的事。這牽涉到教師課室管理的問題,學生品德教育的問題,亦關係到人與人之間最基本和諧相處的事宜。被譽為世界「人類潛能的導師」柯維教授(Stephan R. Covey)《與成功有約》曾經提到人與人之間需要「雙向傳播」,在表達自己意思之餘,亦要容許對方了解真義、表達意見。做到彼此溝通,達到共識是和諧關係的基本前提。不要待到問題出現才加以解決,這已可能有傷彼此的關係。教師與學生互動之間,筆者以為教師需要和學生約定法則,在課前擬定守則,使整個學年都能在互相認定的規章前提下進行。當然,這樣說似乎過於理論,實際可能又是另一回事。為甚麼呢?有限的經驗告訴筆者,有時候,學生像一匹野馬,雖充滿潛能,但許多時候卻未懂好好運用天賦,於是,犯規是必然會有的事情。如果不會犯規,那就最好;但犯規了,正是學校要發揮教育作用的地方。教師必須「膽大」,按規章責罰,不要心存過分的愛惜,以免誤了教育。規章訂了,卻愛護過分,不敢責罰,其實反倒誤事,結果學生不知過,又怎從中改正。當然責罰必須與教導並行。

筆者承認不少學校的確存在著相當頑劣的學生,不懼責罰,甚至根本討厭上學,想早日離開校園,故有恃無恐。其實,筆者以為每個學生都有他最在意的地方,有的可能是母親的愛,有的可能是物質上的… … 這都可以加以留意是否可以借提發揮呢?記得筆者去年有位學生常常欠交功課,但他極愛踢足球,結果教師與家長合作,必須要他完成了每天的功課才准許踢球。他作了承諾,在努力遷善之中。另外,有位留班已經三年的同學頑劣得過分,不但屢屢欠交功課,而且不守紀律,在課室中睡覺之餘,亦曾使用手提電話,無視他人。不過,透過周記,雖然他每次只是草草完成,但是筆者從中知道他原來相當關心他的母親,於是,筆者便從這方面入手,要他答應媽媽一件事:上課不要睡覺。起初只是「不要睡覺」,慢慢加以讚揚。他後來自發努力了,成績也進步了,更升班了。或許有人會說,這都是可教的學生,但有不可教的嗎?再三強調,筆者承認的確存在相當難教的學生。這些學生可能根本沒有甚麼在意的事或物可以激發,但他們總需要生活在群體之中,於是,他們便一定需要同學與朋友。朋友怎麼看待他們,他們一定在意。這就是一個好的切入點。

教師怎樣與學生相處,亦講求人際溝通的手腕。第二段短片,教師於課室內當面斥責學生,筆者認為不太妥當。「公開讚揚,閉門指責」為人性比較容易接受的事情,尤其青少年處於成長的重要階段,正開始或已經要求得到群體其他人士的接納和肯定。在這裡,他們常常強調「面子」。有時候,他們維護面子甚於一切。其實,許多時候,他們不是不願接受批評,而是不願當眾受到批評。如學生不當,教師不妨於課後單獨與同學對談,了解他的個別情況,避免刺激他的情緒。當然,如果學生在課堂上有錯,教師可以簡單的說一下,不要深責,亦不宜過長時間於糾纏一件事情上,使同學自尊受損,有礙上課。只有良好關係,才能使教者教得稱心,學者學得衷心願意。筆者以為這是為人師長切記的。教授得當,學生有所得,自然會對教師加以敬重。片中,學生使用「粗口」大罵教師,教師指責已不得用。其實,教師與學生此時已非傳統上下或今日強調的平衡關係,而是「下犯上」的異常情況出現。教師礙於身份關係無法與學生一樣,有恃無恐地豁出去舌辯。正如片中,教師不能說「粗口」一樣,這中間多少牽涉到一個「身教」的問題。更何況,教師與學生舌辯根本是不智的做法。於這樣的情況底下,教師一下子建立的威信有損,以後說話要能服眾或許已不再是一件易事。其實,教師運用權力是需要按情況而定的,而筆者以為學生本身是不會隨便與教師「對著幹」。依人的本性而論,如非必要,沒有人是想去惹麻煩的。教師與學生不是對立的立場,而是兩相互動的關係。如果能彼此尊重,可以找到一個很好的接合點,建立良性的師生關係。以後教書,也會方便得多。

教書容易,教人「做人」才難。充當教師,縱然未能以身作教,也要當心於與學生之間的人際相處之事。這很重要。其實,透過師生互動,不但學生,就連教師也學懂了更妥善的去「做人」。待人接物是人作為社群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實在需要好好正視,這正與柯維教授所說的「成功」關鍵是二曲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