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黎健強﹕走上街頭的Cosplay

文﹕黎健強

乙城節的《中國新攝影》除了是本月份最重要的攝影展覽之外,大概也是香港這兩年來最應該去看的攝影展覽。眾所周知,中國新攝影在當前世界藝壇十分紅火,所以看這個展覽不獨可以見識中國新一代攝影家的作品,還可以探討近年全球藝術的趨勢。

是次展覽的參展者約三十人,作品分散在藝穗會、藝術中心和太古廣場三個場地展出。這樣情況之下要整理出一個總體印象本來就不容易,再加上只有很短的幾句策展者言,事情確是有點複雜。

幸好一月十二日早上的研討會內容頗為豐富,為從文化和社會角度去瞭解中國新攝影的冒起提供了基本的線索。如今在北京設立了工作室的藝術家歐寧在發言時指出,過去十多年來中國政治經濟的開放氣候,造就了外來普及文化的興起與報刊雜誌的繁盛,還有之後互聯網圖文網誌發表作品的機會,使廣州等地成為了培育新一代中國攝影家的溫床。另一位主講者是上海復旦大學的顧錚教授,他以滬市近年大量建築的摩天高樓為例,說明當地的攝影家怎樣通過照片,表達他們對城市急遽變化的心情和批判。

《中國新攝影》的作品大部份都收錄入前年出版的《3030:新攝影在中國》(3030: New Photography in China)一書,書的編者約翰˙米力赫(John Millichap)也是今趟展覽的策展人之一。本書揭示各位攝影家都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出生;對於他們的風格取向,顧錚在書中另文裡提出了「私攝影」的概念,認為他們相比前輩來說,較為自我中心、率性而行且不管什麼傳統經典,喜歡從就近生活取材,也勇於大膽創新,甚至不在意敘事結構是否完整全面。

這裡我以年輕人的時髦玩意Cosplay為例,看看香港和內地的攝影家的處理與批判手法。在香港很活躍的朱德華和余偉建,近幾年來都展出過以Cosplay為主題的照片,而且兩人不約而同地都採用了白色無影的背景作為拍攝的場境。這種拍攝方式自從美國攝影家理察˙亞夫頓(Richard Avedon)在一九七九年採用來拍攝美國西部人物後大行其道,但追本溯源,實在始於十九世紀以降科學家紀錄動植物等的樣本和歐美人類學者紀錄世界各地「落後」部族的標準規格。那是自然主義式、非社會非歷史的旁觀好奇。

再看《中國新攝影》展覽裡面曹斐的作品。她將Cosplayers帶出攝影棚之外而置於今日的現實生活之中,以廣州的新舊樓房街巷為背景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既滑稽無厘頭又不無諷刺成份的荒誕劇。這系列照片雖然拍攝於新千禧年代之初,卻呈現著強烈的後現代和世紀末的風情。

算起來,中國新攝影運動啟肇於一九七六年四月在北京中山公園舉行的《自然、社會、人》展覽會,至今已到了第三代攝影家頭角崢嶸的時候。由於得到國內國外的藝術館和收藏家的青睞,這股勢力正在洶湧澎湃地增長著。

(初見《信報》2008年1月22日)

插圖:曹斐:《胡同戰爭》,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