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一個港片觀眾的告白

一個港片觀眾的告白

「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落幕,《投名狀》橫掃了8獎 。這部耗資了四千萬、由跨國投資公司出品的大電影,可說是符合了很多人衝出香港的期待。聞說,十年後不會有港產片了。

也 許該好好重新思考港產片了。作為一個忠實的港片觀眾,許多本地電影的主題、意象和敘事情節都成為了思緒的一部份,教我得以用豐富的影像語言來思考這城。隨著電影界北上成風,內地市場成了圭臬,而香港觀眾的關注及能夠成為電影題材的本地經驗,都不再是電影創作主要的考慮因素。

不經不覺,戲院上映了愈來愈多的中港「合拍片」。這些片都在尋找一些迎合內地觀眾(其次才是香港觀眾)的主題,通常由香港導演執導,配本地大明星(香港名星在內地的名氣),再選些內地演員(特別是女的)。 這是中港電影投資公司合作的規矩,不論香港演員是否真如一些人說般未夠實力,何況實力也不是天生的。漸漸,我們的影像世界起了變化,本地名星穿上古裝,身在傳統中國,口則說着著普通話。導演也許會說,所有涉及人性的電影 題材都無分地域。誠然,我也是抱著這種不問個性、崇尚普遍的心態來觀看這些華語大電影的:享受畫面帶來無分國界的官能刺激,欣賞電影世界的永恆話題,好像 觀看任何一套荷李活電影一樣。但這到底跟港片不同。

也許,好些事物要待它接近崩壞、腐朽或潰散之際,你才能認識它的本質。就像鐵鎚破了之後,鐵鎚才會顯露出它自身的內核一樣。港產片亦然。本地電影大概六十年代末堀起,此前的電影大部份都是國語電影,本地觀眾(或說土生一代仍未成長)只是次要市場。到了七十年代,本地觀眾成為了電視電影製作的主要對象,於是一系列今天看來仍然繞富意義的電視電影節目相繼出現。

只要看看七、八十年代大量以青年為題材的電影,如《忌廉溝鮮奶》、《靚妹仔》、《衝擊21》和《烈火青春》等,你大概就能看到當時人們怎樣看待青年問題,以及這和急促富裕起來的香港有著怎樣的因果關係。順帶一句,今人興高采烈歌頌贊當時的經濟起飛,又說其怎樣培養出個安於現狀的集體意識,但奇怪的是,從這些電影的鏡頭卻嗅不出這份事後的樂觀。

其餘的主題還有很多,如穿上格仔大碼恤衫、喇叭牛仔褲和千度深近視鏡的林亞珍,怎樣以喜劇商業手法觸碰了當時的理想青年和新女性意識(即不作玉女)的社會現象等。重要的是:這些作品為當時的人提供了豐富的影像語言來疏理眼前切身的問題,而且兼顧了商業和藝術。不禁想問,若三十年後像本文般重温今天的華語大電影,人們又能看到什麽呢?

所以,觀看港產片仍是筆者走進影院的主要動力,這無非是回報導演仍未把自己拋諸腦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