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城市與希望系列之發現藝術」(一)火炭藝術家工作室

編按:

繼I-City之後,獨立媒體繼續與藝術中心互撐,呢雲係「藝術家自力」更生加系列。後來怕個名有d失禮,所以至改成「城市與希望系列」。歡迎各方自力更新藝術家自得報料賣廣告!(另申報利益,此文提及編者。)

西九龍文娛藝術計劃在城中鬧了好一陣子,「地產發展」這議題喧賓奪主,使人忽略了問題的重心-文化藝術生態的發展。那邊廂一群藝術工作者在默默的幹,懶理誰是「西九龍皇帝」,在西九龍以外的地區早已建立了真正屬於他們的藝術區,開設自己的工作室。《藝訊》與文化網站「獨立媒體(香港)www.inmediahk.net 」繼續互撐,連載「城市與希望系列之發現藝術」,走訪火炭、觀塘、灣仔等地,找來活躍藝文界的朋友撰文,談談他們對這些本地自然而生的藝術社區的觀察。

文︰蟾蟾蜍(全職藝術行政及策展人,曾策劃多個本地及海外展覽)

還記得在大學住宿舍的日子裡,每天早午上課,晚上吃過晚餐後便會走到藝術系的畫室裡,與十多位同學聚在一起,各有各的開始工作,伴隨柔柔的音樂,享受創作的樂趣。但永遠在創意正濃、興緻勃勃的時候,大概是十一點吧,我們就會聽到「答答」的腳步聲,校工要巡樓關門囉。縱然我們的好朋友校工十分友善;但總不能通宵陪著我們。於是我們又悶悶的返回宿舍梳洗睡覺。當離開了大學,創作的生活亦結束了。這麽多年還是懷念著校園裡寫意創作的日子:那時候的創作是最專注及有熱情的,相信與擁有一個固定的空間有莫大的關係。而離開了學校,擠在狹小或是有很多騷擾的家中就續漸失去了創作熱情。在我畢業的九十年代裡,能夠擁有個人畫室是驚天地的事,所講的是金錢與時間:不單是畫室的租金、水電雜費、個人開支,還有家用,對於剛畢業的學生,簡直是一萬個不可能;還有的是工作、畫室、住處位於不同地方,每天要花上不少時間來回往返,更是上百上加斤。

個人相信在藝術創作領域中,一個工作室是不可或缺的。藝術家的工作室就等如廚子與廚房的不可分割;沒了廚房,廚子頂多做些沙拉或三文治等菜餚,但要做一個滿漢全席,豈能徒手製作呢?

從來沒有一個香港藝術工作室數量的統計,但在個人有限的認知裡,在九十年代擁有個人工作室的藝術家數量並不多,他們大多是具一定成就及閱歷的藝術家,具備多年的創作經驗。所以對普遍的藝術家來說:擁有一個工作室仍然只是一個願望。直至前政府物料供應處的北角油街藝術村成立,各大小型的藝術團體或個人都進駐了這地方,以一個廉宜的價錢,去租用這些空置的辦公室作為藝術工作室。在那個時候,在油街的藝術活動是沒休止的:有可展示的空間、又有不受騷擾的工作室。我還記得當有外地的藝術個人或團體來港參觀時,我們都會提議他們到油街走走,感受一下香港藝術的氛圍;油街之後搬遷到牛掤,藝術家仍然繼續租用工作室創作。另外,藝術家需要工作室的訴求,促成了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工作室落成初期,工作室供不應求的現象。香港視覺藝術中心的工作室種類以需大型設備的藝術媒體為主:凹凸版畫、陶藝和雕塑等。藝術家可短期租用,政府實為藝術家作了一件美事。在金融風暴的九十年代後期,地產市道急速下滑,雖然對香港經濟帶來損失;但下調了的租金,郤幫助了不少藝術家達成設立工作室的夢想。相信火炭的藝術家工作室亦為其中受惠者。

火炭黃竹洋街的華聯工業大廈因地處半山,交通不便,本身租戶並不多;因為租金低廉,吸引了不少的藝術家遷入;而亦因為接近香港中文大學,在二零零一年中大藝術系裝修的時候,同學們沒有學校工作室的支援,在需要繼續創作的時候便租用了華聯工業大廈。再加上中大藝術系的敎授、香港藝術中心藝術學院的老師及學生、自得窯、scenolab及發生社等藝術團體的遷入,進駐了火炭工業區內的其他大廈,慢慢火炭工業村便成為了一個小型的藝術社區。於是我們在介紹香港藝術發展概況的時候又多了一個好地方。在個人的觀察裡,火炭的工作室有一種閒適的氣氛,可能是位於半山,街上沒多人,社區的節奏好不一樣。

火炭的藝術家們會組織一年一度的工作室開放日,記得第一年參觀的時候,絡繹不絕的人群穿梭往返原本是一個十分平靜的工業區,還記得那時候,大部分的參觀者都有點獵奇心態,想知道到底是一個什麼的模樣。之後的一年,在火炭工業區的藝術家租戶增加了不少。去年,火炭的藝術家又再次組織起來舉辦開放日,這次他們邀請了梁寶山去統籌整個開放日的活動,整個活動又變得有組織地大規模起來。有場刊、有詳細的指示、有導賞、有交通安排、更有聚餐。在參觀的過程中,很多時會在想,到底藝術家們平時的工作情況會是怎樣。在一個並不合適的展示空間中,不斷的擠上不同的藝術品,反而叫人失去欣賞的慾望。所以到了不同的工作室,除了看藝術家們懸掛的作品之外,我還會不斷的翻閱有關藝術家或藝術品的資料,我覺得反而更好。用一個策展人的眼光,要了解一位藝術家,除了要知道了解藝術家的作品之外,還有的就要知道藝術家如何及怎樣去創作;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都希望能夠到藝術家創作的地方去清楚了解。

以往在香港的展覽常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有些時候策展人/統籌者只會收到藝術品的草圖,在展覽裝置的時候,藝術家才會將所有散件組裝出來,在缺乏工作室的影響之下,藝術家沒有時間及空間去求取作品最佳的境界。九十年代香港地地產市道不好,形成了在香港不同地區都有大大小小的藝術家工作室,培育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藝術環境;但當現在樓市又再上升的時候,藝術家擁有工作室的願望又將被大大的衝擊了。所以對於一個常常說要推動發展創意工業的政府來說,給予合適的空間及時間去繁殖一個可發展的藝術環境才是一個重要的方法,以拔苗助長的形式去推動,只會落得一個空殼。

後記:《伙炭2004》一書,由Kubrick發行,各二樓書店即將有售。想知更多與火炭這個藝術社區的資料,可瀏覽網頁http://www.fotanar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