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西九龍--香港超級BID

cultures of city不少文化人就著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批評政府沒有長遠文化政策,其實有點不著邊際,因為曾蔭權說的「文化」,不是讓市民參與的文化的活動,而是具有文化味道的象徵經濟(symbolic economy),沒有高檔文化主題,旁邊的地產項目的利潤也不會那麼高,地產商亦不會有興趣來經營投資﹔正如著名的古根海姆博物館也是,它是一個全球流動商品,帶動房地產及旅遊業投資。

美國城市社會學家索恩(Sharon Zukin)在90年代中寫了一本名著《城市文化》(Cultures of City),她注意到美國大城市的資本主義轉型,隨著娛樂事業的擴張,文化以象徵符號的形式出現,不單商品具有文化氣息,自80年代,連公共空間也成為大企業操縱文化的對象。SONY公司改造紐約街區,成為SONY廣場,把原屬市民的行人道,由市政府交給企業,點石成金,變成「商業改善區域」(BID, Business Improvement District),另一個著名例子是紐約的時代廣場,這種商業模式在美國大行其道,還輸出到外國。

西九龍這片填海區特別之處,在於大,它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BID,在於無中生有,因為它不是城中舊區的重建計劃,而是用填海方法生產出來的城市中心﹔BID在歐美城市,是大商家權力冒升的表現,因為他們走出自己私人王國,進佔市中心的公民空間,壓抑居民的權力﹔香港的西九龍,是政府協助大商家,企圖繞過任何公民力量的制衡,生產出由大企業支配的公共空間。

香港經歷了上世紀末的地產泡沫,現在雖然樓市出現起色,但地產商仍然不敢過份樂觀,所以努力向政府"搵著數",數碼港是一例,紅灣半島也是一例,西九龍更是一例,而且,這一例更把地產利潤建立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公共空間,因為這片空間具有矚目的公共文化意象--博物館、劇院等等,本地的超級地產商越來越需要各類主題,製造賣點。

這種「文化」,與什麼文化藝術創作沒有多大關係,它其實是政治經濟權力的問題,西九龍爭議,不單是文化人的事,因為官商集團正侵蝕佔據我們的公共空間,剝奪我們界定公共文化的機會,這場爭議是廣義的民主運動,是市民與官商集團的一場新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