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百年思索》龍應台

龍應台是一個不滿的人,她生氣完了又生氣。在文章中一篇又一篇的把西方(當中主要是德國)文化呈現在我們眼前,為什麼我們會給人比下去,一次次的給我看見世界上的中國原來如此古怪、落後。有人批評龍應台常以西方的標準來評價台灣、中國,評她不夠本土化。但是你要的是什麼標準呢?

全書只有一個主題《民主和文化》,例如書中有論及民權和人權的分別。作者由百年前的中國說到現今的中國。看我們進步了多少,我們現在又幹了什麼出來。此引書中一段描述百年前中國的段落:

「十九世紀末葉的中國,你可以透外國人的眼睛來看,譬如一個美國女傳教在一八九五年的看見的山西:

  ......街頭到處都是皮膚潰爛的人,大脖子的、肢體殘缺變形的、瞎了眼的,還有多得難以想像的乞丐......骯髒,令人作嘔......一群男人就在我們面前把褲子脫下來大便,然後蹲在那兒抓身上的蝨子......一路上看到看到的潰爛皮膚和殘疾令我們難過極了。」

這是一個什麼的景象呢?太可怕了!但可惜這一段是可信的、真的,因為梁啟超也有相類似的描述,不是,該是說比這更可怕的描寫,例如還有貪污腐敗,在書中的29頁。那我們現在又進步了多少?進步了在經濟上?文化?政治上?

你可能會以為文化和政體風馬牛不相及,我們的落後只是政體的問題。不是的,我們落後的不單是政體,如果沒有人去維護、沒有相關的配套,那也只怕是失望而回。即是說人的質素比政體重要,最令人驚嘆的是梁啟超早在百年前有大約的見解。例如有考量一個政治人物時,不要大都是道德批判(這一點上德國比美國進步)。配套上有沒有一個開放給大眾討論政治的公共空間,人民又有沒有這個習慣。這就是文化。

在公共空間上龍女士在中國內有一個奇特經歷。有一次她上洗手間,那洗手間是厠格沒有門,板間也十分低的半開放式設計,那裡的人在這半祼的情況下一邊談天說地,一邊辦人生大事。我們的公共空間只能在不見天的地方嗎?

政體上的分別、爭論也存在於西方,如美國式的政府在理論上基本是一個無價值判斷、以第三者形式的存在,只為市場運作得更好。這種民主,特別是十分個人主義的東、西部美國,就很容易變成民粹主義。如福利國式的民主(較為近歐洲),政府彼視為要照顧大家,維持社會公義、拉近貧富懸殊的工器,但這在現實又有重重困難,如出現厭商主義、政府收支不平衡或稅收十分高。但各也說自己較進步。

書的結尾分析一些現今國際局勢的見解。歐洲又如何看美國。又如何面對美國的文化入侵。百年思索、思索百年,百年後變成今天這樣,今後我們又何去何從,文化上又何去何留。看來我又要再思索思索。但在思索後又要做什麼?又可做什麼?在痛快野火漫罵後的反思,及後沉澱下來的又是什麼?一個更成熟、較全面、有文化背景下的思考----百年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