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病人組織嘆捐款實名制無必要 憂眾籌規管太闊:做善事變坐監

病人組織嘆捐款實名制無必要 憂眾籌規管太闊:做善事變坐監

【獨媒報導】政府去年12月展開規管眾籌的公眾諮詢,3月20日截止,建議日後進行眾籌需先進行登記,亦有權要求對捐款達一定數額的人士採「實名制」。多個病人自助組織成立「關注眾籌規管聯盟」,並在今日召開記者會。聯盟認為,要求捐款者實名登記只會令捐款者卻步,亦擔心規管範圍太闊,令團體耗用大量行政資源申請。有組織亦表示成員皆為義工,憂慮日後申請時有錯漏誤中地雷,「做善事變咗坐監」。

稱不記名捐款佔三成 憂實名制令善款大減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去年12月公佈「有關眾籌活動規管的公眾諮詢」文件,諮詢期至本月20日。文件建議設立「眾籌事務辦公室」,規管所有向香港人、或身處香港的個人或團體的線上及線下眾籌。

多個病人組織組成「關注眾籌規管聯盟」,今日召開記者會。自強協會中心主任吳恩兒表示,團體約五成收入來自公眾捐款,當中三成為不記名捐款,金額達50萬,擔心如採實名制捐款者會卻步,「香港人對私隱係好緊張,捐錢做善事都仲要畀個名你,公眾就會唔捐。」

自強協會中心主任吳恩兒
自強協會中心主任吳恩兒

香港肌健協會中心主任蘇美英嘆疫後經濟疲弱,現時再加重重關卡,擔心善款大減。她指協會每年籌得約40萬善款,當中四分一為不記名捐款,「假若要實名制,呢10萬分分鐘就凍過水」。

香港肌健協會中心主任蘇美英
香港肌健協會中心主任蘇美英

嘆眾籌定義太闊 申請加重行政成本

蘇美英提到,諮詢文件對眾籌的定義近乎無所不包,「根本你有眼見到要人捐錢嘅地方,乜都好,佢都可以視為一個籌款」,涉及單張、捐款箱、網站等,亦涵蓋學校、社區中心等非公眾地方,擔心未來要花大量行政資源在申請籌款上,「有時ad hoc嘅嘢,下下申請就過晒時」。關注SEN兒童團體「青草音符」主席徐江琼則指,組織現時100%全靠公眾捐款,但成員皆為義工,沒有聘請職員。她擔心在繁複申請程序中易有錯漏,或會誤中地雷,「做善事變咗坐監」。

青草音符主席徐江琼
關注SEN兒童團體「青草音符」主席徐江琼

香港肌健協會理事呂文林表示,慈善團體現時在公眾地方籌款已須先向社署申請,若要額外再向「眾籌辦」申請是「疊床架屋」。

促延長諮詢期至6月 辦實體諮詢會

政府諮詢文件建議可豁免四類眾籌,譬如宗教團體,並會為「社會上已普遍認可,或具豐富籌款活動經驗且記錄優良的眾籌籌款人」制定簡易程序。蘇美英則指慈善團體並不在豁免範圍內,亦對簡易程序有很多疑問,望政府能䆁除疑慮。吳恩兒指,香港有約9,000個志願團體,2019年籌款額合共達127億元,惟政府諮詢期只有短短三個月,亦沒有邀請相關團體會面。聯盟促請局方延長諮詢期至今年6月,並舉辦公開、實體的諮詢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