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一九七0年代釣運及其後續影響:從文獻編印與解讀談起」國際論壇

1970年代的保衛釣魚台運動,源發於美國留學生與華人社群,而後歐洲與台港學生亦群起效之,風起雲湧,規模之大,層面之廣,有第二次五四運動之喻。然而,受到政治環境之限制,保釣運動及其影響至今仍未獲充份的重視。三十多年來,保釣文獻散佚,相關研究仍付之闕如。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有鑒於此,乃於2004年開始致力於相關資料之收集與典藏。

2004年,承葉芸芸女士率先捐贈一批海外保釣刊物,並協助李黎女士、陳治利先生繼而捐贈,成為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典藏釣運文獻開端。爾後又有林孝信、金恆杰、劉容生、劉源俊等先生捐贈大量珍貴文獻。到目前為止,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已累積豐富的關於「一九七○年代」學生運動刊物,包括新希望、歐洲雜誌、歐洲通訊及一系列海外及台港地區釣運刊物等珍貴資料。另一方面,北京清華大學圖書館亦於2007年陸續獲贈釣運相關文獻文獻,兩岸清華共為這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學生運動盡一份歷史責任。

為了更全面與深入了解釣運文獻,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與人文社會研究中心規畫於2009年五月舉辦「”一九七0年代保釣運動及其後續影響:從文獻編印與解讀談起”國際論壇」,擬邀集相關人士,共同討論此一時期學生保釣運動中重要刊物的源起、對釣運的影響、對當時學生思想及生活態度的影響,乃至於對後來臺港學運、社運的影響。期待透過不同時期、不同刊物的觀點,以盡量勾勒這段期間釣運的多層面貌與多元意義,並深探牽動這兩岸三地與東南亞華人精英的運動對一九八 O年代以還的華人社會文化與政治發展的影響。同時,也藉著舉辦這個論壇,感謝這一路上熱情捐贈資料、經費與多方協助保釣文獻計畫的朋友們,並正式對外宣佈保釣資料文獻之典藏,既持續募集相關文獻,亦供各方教育文化與學術研究之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