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你在「信」什麼?----反思:梁家麟《異象與獻身──六.慎防唯物主義心態》

引言

當一個人說自己是基督徒,一個信主的人開始,有沒有認真想過自己信的是什麼?為什麼要信神?信神有什麼意義?怎樣依靠神?不錯,每個人對神也有不同的詮釋,每個人在不知不覺中也建立出一套神學觀去了解「神」。大家的神學觀存在著各種差異,那我們應想一想怎去看待聖經、神學觀和信徒生命之間的關係?其實你在「信」什麼?

   

人格分裂的危機----現實與封閉式神觀之間的衝突   

「唯實論(Realism)是十三世紀以前西方最主要的神學和哲學思想……唯實論的基調是柏拉圖主義(Platonism),其根本的主張是:愈普遍的東西愈真實……」(梁家麟:《異象與獻身》,頁84)柏拉圖主義者相信世界是變幻無窮的,只有在理型世界(World of Ideas/ Forms)才找得到真理,永恆的定律。在這樣的前提下,上帝便成為了絕對的真理和不變的定律。尋找上帝即尋找真理和定律。而現實和現象則成了上帝心意於外在世界的體現。換言之,唯實論者認為探求真理只有兩個方法:(一)用科學方法找出通則(generalizations),(二)認識神。

   

神成了無所不包的宇宙奧秘,知識系統和神學產生了相等的必然關係。這樣,或許會令人誤以為理論比現實重要,因為神已成了一切真實、真理的源頭,那麼理論是不會錯的,錯的只是現實。這種荒謬、自大的論調往往建基於自我封閉的神學觀點上,亦即「順我者生,逆我者亡」。例如當哥白尼的「地動說」與中世紀的神學觀相衝突,便一面倒被認為是錯的。事實上,神學觀在不同時代也有不同的變化,一個時期的神學觀不能完然代表「神」的道。當大家死守理論的「通則」,而忽略了「特殊性」,「一般性」的釋經方法令信息變得單一,同時亦降低了聖經的豐富程度及生命力。因為當理論和現實分別向左走,向右走時,差距最後必然會令人產生「人格分裂」的感覺,最後只有消滅現實來維護神學觀/理論。明顯這不是一個探求真理、認識神的好辦法,反之,因此離真理越走越遠。

上文提到不能以「唯實論」的方式去了解信仰,因為這方式會令信仰失去內涵外,還用了「哥白尼」的例子來說明這方法會很容易產生封閉式的神學觀。

理解和各自詮釋的空間多重要

其實每個人也有一套對「神」的解釋,這解釋可來自聖經及生活的體驗。信徒相信聖經是神所默示的,所以他們會用聖經及生活的經驗來互相解釋,從而了解神及生活的意義。放棄單調的「唯物論」,而採取這種開放式的觀念是明智的選擇。正如梁家麟所言「由於作基督教並非單純接納一套封閉固定的教條理論,而是那位主動且活著的上帝相遇……就像馬丁‧布伯(Matin Buber)所說的是「我──你」( I-Thou) 而非「我一它」( I-It)關係。」(梁家麟,信主之後﹝二版﹞,基道出版社,頁10)所以我們要注意不能忽視生活上與神的關係,如果生活與「神」有著如此緊密的關係,我們怎去詮釋生活的經驗更顯得重要。

生活中的第一手主觀經驗是如此重要,所以我不打算在此否定它的價值。因為它的獨特性、不可預測性的而且確可被視作神的作為,但又必須接受這些經驗不能令我們窮究「神」。在不同人身上的各種經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但它們並非各自獨立地存在,在其背後有一共同的主宰──「神」,所以我們的解釋需要建基於聖經之上,因為「我們也無法自行做理解和詮釋,還有待一個外在的理論架構來將之分類、賦名,添上意義和價值。」(梁家麟,信主之後﹝二版﹞,基道出版社,頁11)這解釋在我們的生命中佔著一個重要的位置,因為它塑造我們對信仰的看法和生命的態度等等。

總結

這種神秘的第一手生活經驗是不能單獨地存活,否則便有成為異端的危機。「而事實上,有不少信徒亦因此成為異端。所經歷的屬靈對象是怎麼一回事」。(梁家麟,信主之後﹝二版﹞,基道出版社,P.12)只有單純的經驗,並不能令你更了解生命及神。同時我們的信仰不單是為了尋找知識,同時也不能以唯實論或其他理論強解世上的一切事情。雖然大家也似在聖經的基礎上去了解生命,直接由它塑造我們對信仰的看法和生命的態度。但一個基督徒或一套神學觀是不能有一套完美的解釋方法,所以要有多一點包容異己的空間,明白神眼中的教會是一個全球性、多元化的整體,在神面前交上謙卑的心知道自己只是聖殿當中一部份。「巴特曾說過,一個傳道人必須一手拿聖經,另一手拿報紙」(梁家麟,《異象與獻身》,宣道出版社, p.97,)有時間也想一想「我在信什麼?」,您相信和堅持的可能不是神的心意,只是自己貧乏的想像而已。

全文完

 

附錄

信徒:“萬能的上帝啊,一萬年對您來說是多長呢?”
上帝:“我眨一下眼的功夫。”
信徒:“那麼10億元錢呢?”
上帝:“不過是我的一根髲而已。”
信徒:“哦,慈悲的上帝啊,那就请您给我一根頭髲吧。”
上帝:“没問題,等我眨一下眼之後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