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中環街市關注組:「共享‧共創‧實現『你想』中環街市」工作坊

中環街市關注組:「共享‧共創‧實現『你想』中環街市」工作坊

撰文:中環街市關注組

7月24日晚上,大約八十位朋友,在The Good Lab出席工作坊,一起構想中環街市的未來。大家希望街市重回朝氣,善用鬧市逾12萬平方呎面積和資源。

他們來自各個界別,有大學生,學者,利東街、嘉咸街、藍屋重建和保育項目的街坊、商戶和倡議者等。

工作坊不約而同提出一個問題:如何營運街市?如何挑選合適租戶,租約年期,釐訂租金,吸引顧客,維修管理,將會是重要議題。

冒出這個問題,也許是因為我們在介紹中環街市時,提醒大家,不要把街市成為另一個PMQ和大商場。

距離中環街市不遠的PMQ元創方,同為保育計劃。由未開業到現在兩年有多,PMQ已虧蝕近三千萬元。更重要的是,活化計劃商業主導,但不見得生意滔滔,人流更逐漸減少,租戶叫苦。

政府答允保留中環街市,但市建局提出的「城市綠洲」保育方案,費用飊升至15億元,而且需要大增樓面。我們擔心為了補貼支出,中環街市最終成為大商場,背離保育原意。

工作坊暫時對管理模式未有共識,但關注組和參與者支持由下而上,拒絕讓管理公司「話晒事」。他們期望街市不致商業主導但財政穩健;期望商戶及其他持份者參與管理,同時確保管理機制有效。

我們早前擬定一份「原面積復修及建設創新市集」的方案,考慮商鋪組合,務求收支平衡;既不用加建樓層,又豐富街市用途,成為培育創新意念之所。

原址復修後重為市集。創新元素包括co-share、co-work和co-create,即是共享空間,共同工作,以及共同創造。項目同時達致「三重底線」,兼顧盈利、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

建築師成員黃頌威介紹街市佈局。中環街市的地下是街市及餐廳,中庭是Pop-up space和公眾地方,一樓是生活雜貨、手作鋪位和共同工作間,二樓設置展覽、小食檔和多用途走廊,天台是酒吧和社會企業工作室。

負責財務估算的學者姚松炎估算,依著這個商鋪組合,計及租務收入和營運開支,每月毛利達89.4萬港元,用以維修街市。

有參與者仍然擔憂整個項目未能回本。例如,香港人已習慣在其他地方購物消費,未必喜歡重回濕漉漉的街市。不過,我們有信心項目收支平衡。

撰寫本文之際,在網上參考美國辛辛那堤的Findlay Market。當地市政府跟非營利法人組織The Corporation for Findlay Market 簽訂協議,授權該組織營運市集。組織由社區領袖和市集推動者等義務董事監督,並自行籌募市集營運經費。我們會留意外地營運街市經驗,看看如何落實在香港。

高興聽到參與者有其他意見,例如街市增建運動設施,以及設立社區規劃中心,提供資料和地方給日後的保育計劃。我們會再商討,完善方案。

我們希望中環街市不只保留建築,而且實踐創新、共享,突顯市集功能。誠邀你參與保育倡議,介紹中環街市給親朋好友,加入中環街市關注組,並且LIKE我們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