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相逢過期未恨晚 分甘同味不怨遲

相逢過期未恨晚 分甘同味不怨遲

我較早前與數位朋友出外進餐,鄰枱吃火鍋的結帳離去,留下三分一碟未煮的肥牛。我們打量了一會,行動起來,往鄰枱啟動電磁爐,煮熟肥牛,端到自己枱享用。肚裡滿足,心裡更滿足。在那些肥牛並未由食物淪為垃圾前,我們珍惜它,視它作食物,吃下它!珍惜食物 (「惜食」) 的信念,驅使我們身體力行,毋懼侍應和其他食客的奇異目光!

11988372_519284138246672_4403481365255924671_n

两年前的我,相比一般人,是個惜食者。但所謂惜食,無非是將出外用膳的剩食帶回家,煲湯後吃掉湯渣,不介意吃隔數天的飯菜,不介意吃久存冰格的食物。總括來說,是不浪費自己的食物。何故令當晚的我,竟然把惜食延伸至鄰枱的剩食呢?

两年前,我在電台節目認識了臉書中的免費送物群組免「廢」島,加入了數個同類群組,認識了一些推動環保和惜食的朋友,参與了一些救物行動。所謂救物,包括檢拾被棄置的物品自用和免費送予他人,主旨是令棄物從垃圾變回有用的物品。既是被棄置,現場一般是路旁街角和垃圾站,而物品中也不乏因過期而大批地被棄置的食物。

說到過期食物,商人在商言商,最方便是到期即棄。另一邊廂,社會過份文明,常識被規條取代,很多消費者盲目信奉食用限期,恍惚食物被埋下計時驟變器,在食用限期日午夜,霎時由食物驟變為毒物。順理成章,過期食物便等同垃圾。
救回被棄置的過期食物,主旨是惜食,把它們由垃圾變回食物,供自用和免費送予同路人分享。救物不是多救多得,救得多,便負上更大責任,花更多時間、人力、心力和物力善後,因此絕無盲目搶奪濫救的誘因。每次救物,也先憑常識,從食物品種、包裝、外觀、質感和味道等等作出謹慎的風險評估,才付諸行動。而來自各方的救物者,往往惺惺相惜,互相鼓勵和支持,不曾聽聞你爭我奪。

11951139_519284174913335_1918207049059962737_n
老林見成垃圾桶正菜米幫清潔工執咁D返家~

11986382_519284194913333_2019181214339281468_n
垃圾桶來的靚菜!加D鮮料又菜繼續是食物不淪為垃圾了!

11236554_519284218246664_8968302633320714256_n
正到無論的豆腐菜煲!

2015年8月22日晚,大量芝士和火腿等過期冷藏食物被棄置於葵涌和元朗兩地。消息在臉書中的免費送物群組發佈後,吸引市民自發前往救物。有報章報道了事件,可惜報道內容流於表面,聚焦在市民檢拾棄物這個後話;忽略深層,沒有探討商人棄置過期食品這個前因。更遺憾的,是参與救物的市民被誤為貪便宜檢免費食物的一群。

11219004_519284248246661_2542316250387938659_n

11140127_519284354913317_5624924306973758455_n

11914876_519284311579988_5070407704103528539_n

事發當晚,朋友來電通知我有關棄物的消息,然後與我率先抵達其中一處現場檢走大批食品,我因手機缺電而借用朋友手機在臉書中的免費送物群組發佈了消息。我們可謂滿載而歸,但接下來的善後工作,單是搬運和騰出雪櫃冷藏食物,已花了不少時間、人力、心力和物力,莫說其後免費分發食物予同路人的工作。

我不諱言,我們留下一些救回的食物自用,是受益人之一。能身體力行,把垃圾變回食物,實踐惜食的理念,也令我們感到滿足。然而,若由我選擇,我情願當晚酣睡於高床軟枕,情願與這批食物緣慳一面,情願這批食物的原物主,承擔社會道義責任,在惜食的原則下,在到期日前已通過其他途徑妥善處理了這批食物。沒有被棄置的過期食物,記者所關注的各種疑慮,不復存在;記者把惜食救物的市民當作貪便宜撿免費食物者的誤解,也不復存在。更重要的,自私一點,我愛我的高床軟枕!

文: 老林@結束一桶專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