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兩文三語的香港人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A-Level)6月30日放榜,只有四分之三的中學生通過了英文科目的考試,及格率創造最近11年的新低。在「新低」面前,英文水平下降的原因也自然而然的與實施「母語教學」連上了等號。

現行香港的語言政策,可以概述為「兩文三語」。兩文者,中文與英文;三語者,粵語、普通話與英語。97香港回歸之後,香港政府教育署于當年的9月即公佈了《中學教學語言指引》,規定出「兩文三語」的基本目標。而基本法第九條也為這一語言政策提供了法令依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除使用中文外,還可使用英文,英文也是正式語文」。

香港的語言政策,表面上看是「兩文三語」,非常的明確,也契合回歸後的大政治環境,實質上是香港歷史長年累計,一項多方妥協的產物。從歷史的角度來說,粵語在香港身份認同中扮演的角色是無可比擬的。60年代以前的香港,殖民官員在文化上採取自由放任的態度,只培養其治理上所需的英語精英。因此在香港民間,仍然充滿著中國各地的方言,潮洲話、上海話等比比皆是,普通話的地位也比粵語高的多。粵語只是諸多方言中的一種,人數雖然較多,但並未有取得主導地位。1967年受內地文革的席捲,香港發生大規模的反英暴動,從而促使港英政府檢討香港本土的文化政策,開始在全港範圍內獨尊廣東話。自此粵語開始在各種正式場合取得地位,而接受粵語教育成長起來的一代已在今天的香港成為社會的中堅,迸發出一種對「香港人」的集體身份認同。

97回歸以後,無論在服從政治需要的角度上,還是在經濟生活的交流層面上,香港社會都必須認同普通話,確立普通話的優勢地位。香港政府也因此極力推行「母語教學」的語言政策,將語言政策轉移到語文教育政策之中。回歸9年下來,雖然會說普通話的港人越來越多,普通話的發音質量也越來越好,可是實質上,「母語教學」卻成為一個典型的兩邊不討好的政策代表:除了被指責導致英語水平連年下降之外,中文水平也並沒有藉此得到本質提升。這一方面是因為香港政府不敢改變精英主義教育傳統,依然特許全港114所中學(占全港501所中學的22.8%)保留英語教學的權利。各所學校受標籤效應的影響,被劃分成高人一等的「英文中學」及次等的「中文中學」, 「母語教學」也因此被刻上了次等教學語言的烙印。另一方面,按照龍應台的說法,香港目前的主流價值是「中環價值」,是一套追尋經濟開發和利益的價值。遵循這套價值就必須恪守以英文為基礎的一套遊戲規則。從政府內部的文書作業,到跨國公司的運作交流,英文都佔有絕對的主導地位,具有法律效應的文書在香港仍然會加上兩者衝突時以英文為准的字句。

如此,也就不難理解會出現英語高考成績跌入穀底會讓港人憂心忡忡,甚至要對「母語教學」指責一番的情況。只是長久以來,西方人多批評香港人「半瓶子醋」的英語能力,大陸人多批評香港人舌頭打結的普通話能力。兩文三語的香港人,又該如何去解決這一語言上的大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