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窮忙族

「邊一個發明了返工/我要給佢米田共/邊一個發明了返工/返到我愈嚟愈窮」聽著My Little Airport這首歌,我想起最近在勞工處網頁上看到的招聘廣告,才曉得情況真的惡劣成這樣。

早前有一項調查顯示,本港十五至十九歲的青少年中,失業率達28.7%,二十至二十四歲的,達12.1%。也難怪,在勞工處的網頁上看,大部分不要求經驗的工作,工資都只有五至七千元,六天工作,每天九個十個小時,很多還要輪班。扣除交通費、飯錢,還能剩下多少?「得個做字」,只夠維持基本生活吧。這種工時,基本上就是「上班-下班-休息-再上班」的循環。上班的目的,就是維持餓不死,以繼續上班。

然而,他她們還面對別的競爭對手:中年轉行的非技術工人,和子女終於長大,有時間外出工作的中年婦女。這兩類找工作的人的議價能力很低:中年轉行的大都是家庭支柱,一家幾口等住開飯,有工開就偷笑;中年婦女賺的是額外收入,以幫補家計,賺到幾多得幾多,人工低一點照殺。一場大混戰展開,老闆最高興,人工再低工時再長,你不做大堆人排隊等著。

社聯早前發布的數據顯示,青年貧窮率上升至百份之二十新高,全港貧窮人口達一百二十三萬,為十年新高。

台南經驗
在台南,即使從事非技術工作,生活品質還是不錯。台灣有最低工資保障,每月一萬七千二百八十元,折合港幣四千多。四千多在台南很好花,因物價較香港低得多。我舊居旁邊的小餐館,一葷三素的碟頭飯,才十二三元(以港幣算,下同),只要素菜的話更是不用十元,可加飯、有茶有湯。台南有許多的台式自助餐館,有的是全素,有的有葷有素,以重量計費,吃得很不錯也甚少超過二十元。而重點是,到這些平價餐館進餐,也不會覺得自己貧窮--座位與座位間的空間寬敞,食物款式多樣化。多去幾間,總會找到對自己的胃口的。

衣食住行,食方面花不了多少錢,行也很有限。大部分人以機車代步,又越來越多人騎單車,交通費花不了多少錢,只是烏賊車(噴黑煙白煙的機車)問題嚴重有待解決。至於住方面的花費,跟香港差別更大,一層一千多呎的單位,才二千元上下,兩三人共住也甚為舒適寬敞,加上各項雜費,一千多元就能解決住的問題。

這樣算一算,食住行加起來,四千多元即使不是很鬆動,也怎樣都說不上是捉襟見肘,只要不生小孩就是了。加上台灣推行五天工作周休二日,工時也遠遠不如香港般變態。即使是拿最低工資,下班後和假日,還是有時間和有點閒錢去玩。

今時不同往日
翻看《香港邊緣勞工口述》一書,裡面所展現的景像卻是另一個模樣。十三個故事主人翁各有人生起伏,同共點在於,他她們都被時代抛棄了,用完、即棄。他她們都曾經風光一時,所謂「風光」,對謙卑的勞動者,也不過是不愁沒工開。直至,那個九十年代。

忽然驚覺,真的沒工作了,積累了幾十年的技能,再也不能換到足夠的生活費,無價也無市。書本的白色封面中,快樂黑白照片配以反差很大的血紅色書名,正好配合內文,前段如何風光,結局總是觸目驚心地急轉直下。

這一代的年青人呢?他她們連風光也未風光過。老一輩的,經歷過文革走過難的,捱過苦,有份工吃得飽有瓦遮頭,就已經是改善了的生活。即使在香港出生的,大家都窮,比較不會感覺到相對貧窮。但這一代的年青人,成長過程都是吃得飽、有屋住、有書讀,不像早一二代的捱過苦。從網上、學校和大眾媒體中,早見識到各樣的消費品近在咫尺,手機、ipod、美食、旅行、衣服。到畢業才發現,即使排除萬難,找到一份五至七千元的工作,連搬出來獨立生活的錢也不夠。到多捱了幾年,加了點人工,發現根本沒有自己時間發展興趣和享受生活,每日返工放工行屍走肉。若果是異性戀,瘋顛到生小孩,更是死路一條,騎虎難下不做不成,大的不吃小的也要吃,一輩子就這樣糊裡糊塗地賣掉了。

《邊一個發明了返工》的另一段歌詞:「到了薪金兩萬元/我的青春就快用完/兩萬元兩萬元兩萬元/我有更多事沒法做完」不過,青春容易用完是沒錯,但起薪五七千,幾個世紀後才加到兩萬?到時也快捱死了吧。

窮忙族
日本的年青人的就業狀況也是糟糕。《窮忙族:新貧階級時代的來臨》一書中,把窮忙族界定為「即使揮汗拚命工作,卻仍然無法擺脫最低水準生活的一群人,也有人直譯為『勞動貧困階級』......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薪資結構基本統計調查』資料顯示,2005年的年度本新總合低於200萬日圓的人數......高達546萬860人之多,相當於接受調查總勞工人數的25%。」(200萬日圓是東京23區的社會救助標準。)

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是窮忙族。作者分析,主因是日本企業減少了正式員工人數,改為聘請合約或兼職。非正式員工薪資明顯偏低,終生所得只及正式員工的五份之一左右。二00五年,十五至二十四歲的年青人中,每十個就有一個完全失業。年輕窮忙族中又分為三個族群,單身寄生族、飛特族(Freeters)和尼特族(Neet)。單身寄生族跟父母同住,省下獨立生活的基本開支,但隨著父母到了只能靠老人年金度日時,這層安全防護網一旦破損,問題就很有可能變得嚴重;飛特族做的是非全職短期時薪工作;尼特族不工作、不接受教育、也不接受培訓(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的簡寫)。這三個年輕窮忙族的子族群的人口數目,都在穩定地增長。

香港又沒有最低工資又沒有失業保障,找不到工作的年青人窮,找得到工作的年青人窮忙。是教育制度成功還是怎樣,怎麼被調教得那麼乖那麼馴,到現在年青人還沒有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