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勿誇大歐盟危機 難看好歐羅前景

   繼法國和荷蘭全民公決否決《歐盟憲法條約》(下稱《歐憲》)之後,英國外相施仲宏終於宣布推遲原定二○○六年年初進行的公投,避免重蹈法荷的覆轍,而據民調顯示,英國人逾七成反對《歐憲》,贊成者僅約二成,如果付諸公投,幾乎可以肯定落敗,首相貝理雅將要面對下台危機,故此不得不決定推遲。

  英國的決定,令評論界紛紛斷言歐洲一體化陷入重重危機、歐盟憲法可能要推倒重來,甚至有人推斷歐羅將在未來十五年消失!這些言論,絕大部分都言過其實,部分更有誇大之嫌。

  要評估《歐憲》最近接連受挫的影響,應該先了解以下幾點事實。

  首先,在去年十月簽署的《歐盟憲法條約》並非像一般國家的憲法,它只是把歐盟成立以來一系列基礎條約進行整理和滙編,其中新內容只佔百分之二十,新條文主要是順應歐盟的擴大和發展,並沒有改變歐盟的性質。

  其次,雖然法國和荷蘭否決了條約,但匈牙利、立陶宛、斯洛文尼亞、意大利、斯洛伐克、希臘、西班牙、奧地利和德國都已通過正式批准程序,在前東歐國家,支持條約的呼聲甚高。

  第三,反對的人認為《歐憲》會催生一個歐洲「超級國家」,令原來擁有主權的各個歐洲成員國失去自主地位,但其實《歐憲》仍然容許各成員國維持稅收、財政、醫療、教育以及國內安全等政策自主權,並沒有把各國「統一」的意圖。

  第四,《歐憲》遭法荷否決,並不意味《歐憲》就此壽終正寢,按照歐盟訂下的程序,即使法荷表決反對,但其餘各歐盟成員國仍會繼續表決批准的程序;而且,在《歐憲》簽署後二年內,如果得到歐盟五分之四的人口批准,屆時歐盟理事會將舉行會議,決定下一步行動,表決反對《歐憲》的國家一是重新表決,一是退出歐盟;換言之,反對《歐憲》的國家仍有約十六個月時間重新部署,再作決定。

  《歐憲》的動向對國際政經局勢影響甚大,歐盟擴大及歐洲邁向一體化,背後有抗衡美國、平衡國際大局的「深層意義」,如今法荷否決《歐憲》,令美國右派暗自高興,他們特別強調《歐憲》「對於在歐洲做生意的美國公司來說意味着更多的政府干預」;至於歐洲更統一的外交和國防,也會牽制美國在全球的軍事部署。但事實上,歐盟擴張和《歐憲》獲得通過,對美國並不構成實質威脅。

  建立「共同防務」雖然是歐盟其中一個目標,但前提是歐盟理事會要就此達成共識;目前歐盟二十五國中,十九個是北約成員國,四個是中立國,只有兩個是非北約成員,由此可見,歐盟要擺脫美國主導下的北約另建一個新的防衞體系,將要走一段漫漫長路。其次,如果《歐憲》出現危機,俄羅斯對其中的前獨聯體國家的影響力勢將上升,這並非美國所願見。

  至於因《歐憲》表決失利而「預測」歐羅解體,則是全無根據的推測;歐盟成員國並非全部是歐羅區成員,故此《歐憲》被否決和歐羅本身並沒有直接關係;對歐羅不滿的言論,主要是成員國不滿歐洲央行對財赤、利率等問題施加的規限太嚴、缺乏彈性,令成員國失去了貨幣政策自主權,目前歐洲央行正考慮會否加以放鬆。歐羅不會消亡,但問題甚多,當年不少人寄望其能「抗衡」美元,看來甚難成事!

信報財經新聞     社評

2005-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