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古洞南:丁屋繼續起 農地繼續剷

古洞南:丁屋繼續起 農地繼續剷

關於新界東北,發展局六月時在立法會財委會拍心口道「未來仍有商量空間」,在新界東北前期工程撥堤的基礎下談保育農業,可以有多少空間?城規會就新界東北規劃的聆訊已進行近一個月,規劃署承繼發展局的論調,在多次會上重申將在古洞南安排復耕機會,社會上下早已就所謂的復耕建議提出多項質疑,而古洞南農地當前的危機,還有與鄉郊空間形影不離的丁屋,已做好入侵農地的準備。

KTS Small House

最近城規會收到十宗丁屋申請(編號A/NE-KTS/378-387),位於蕉徑彭屋、蕉徑老圍及蕉徑新圍的「農業」地帶上(見上圖紅框及橙框位置),這些地方也是發展局認為古洞南「有潛力作復耕用途的土地」,容許受新界東北發展影響的農戶復耕的地方。這幾幅農地平整工程已做得七七八八。

DSC_04151
DSC_04311
鄰近蕉徑老圍(上圖)及蕉徑彭屋(下圖)的丁屋申請位置,農地已給平整

我們並非主事者心裏那條蟲,誰又可以肯定今日的平整工程,就是他日種出丁屋的前奏?然而就是「平整」二字容許極大的演繹空間,這種「先平整後申請(丁屋)」的情況,農業活動最終無法真正落地生根,莫說「促進本地農業」,連「提供復耕機會」,甚至卑微得連「補償農業活動」的目標都無法實現。

我們也非城規會委員心裏那條蟲,誰又可以肯定今日那十項丁屋申請,一定過得到城規會一關?這十宗丁屋當中,九宗早於2013年被城規會否決,理由是「不符合古洞南地區『農業』地帶的規劃意向」、「蕉徑村『鄉村式發展』地帶內仍有土地可供使用」。然而位處蕉徑新圍旁的「農業」地帶,十五宗丁屋申請先後在2001、2003、2009及2010年獲城規會批出,理由卻是「『鄉村式發展』地帶內可用作發展小型屋宇的土地普遍供不應求」,而漁護署指該區屬「優質」農地的意見也給無視。

DSC_04061
靠近蕉徑新圍附近的「農業」地帶,丁屋工程進行中

同樣是「農業」地帶、同樣距離原居民村不遠、同樣有道路可達,農地卻有不一命運。城規會、規劃署固然有大量指引衡量一項發展是否合適,但客觀的事實,是農地沒有農業政策撐腰下,農地在城規會的生死,大多時間靠的是似是運氣多於指引。

作為幾乎每星期有份批出丁屋的城規會,比誰都更清楚農地是如何種出丁屋,也應該比誰都更清楚發展局現時「古洞南農業區」的補償概念如何不切實際。城規會委員甘心袋穩發展局的空洞承諾,繼續充當農地的劊子手的話,大家看在眼內,必須在未來城規會公聽會上大力聲討。

文:吳希文(長春社助理公共事務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