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Native Advertising — 賣的是媒體自己的公信力

Native Advertising — 賣的是媒體自己的公信力

資料圖片,來源:stock.tookapic.com

我份人真係比較學院派,對傳媒仲有好多今時今日恐怕已經不切實際的要求,搞到自己好勞氣。

例如 Native Advertising,引入香港已經廿年有多,一開始新聞學院已經在批評,結果呢,在今天的 Social Media KOL 年代變本加厲。所謂 Native Advertising,就是賣廣告賣到好似平時內容一樣,你睇完先知原來賣緊廣告。咁樣做的問題有兩點,第一係讀者在沒有選擇的前提下睇咗廣告,避都冇得避;第二係咁樣做其實係出賣緊自己的公信力,日後你再講任何嘢都會有人懷疑你係咪收咗錢。

如果我今日收得某份雜誌錢喺度同大家講睇呢份雜誌代表生活態度,即係以後你都可以質疑我響度鬧侵侵係咪收咗美國民主黨錢。Sorry,我的公信力,唔賣嘅。亦因此,我會好老套的認為 Native Advertising 的問題不限於主流媒體,就算 Social Media KOL 也一樣,因為兩者理論上都應該係靠公信力來生存。我知好多人現在做 KOL 只係為賣廣告搵食,但有冇諗過呢件事係自相矛盾的?

l2

我唔係話唔賣得廣告,畢竟人係要食飯的,但你要講到明俾我知你賣緊廣告,我可以將廣告同正式的內容區分開,唔會誤會。最理想,就係一開始就講明「以下為贊助商內容」,我可以自己選擇睇唔睇。但今時今日,好多傳媒將呢句說話放到有咁細得咁細,有咁隱蔽得咁隱蔽。例如在 FB,就特登整到要按「see more」之後先睇到原來係廣告;甚至廣告呢兩隻字都唔用,變成「推薦」、「推介」之類。此風實不可長。

當然,也有些專頁擺明條條片都係廣告的,咁我反而接受到。都係嗰句,廣告和正式內容,唔該分返開……

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