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從香港地下電台運動想像公共媒體

從香港地下電台運動想像公共媒體

編按:是次講座另一位民間記者江仔也有報導,可見其文《望返起點,大氣電波仲可以玩到幾大?——FM101台慶講座(節錄)

記得08年裁判法院法官游德康判《電訊條例》違反基本法,撤銷民間電台的控罪,又指廣播發牌制度缺乏獨立性,對廣播的控制涉及政治立場。當時inmedia也曾報導過,有主流媒體更以專題探討國內、外地下電台運動經驗,搞非法廣播曾是很潮的東西。但往後政府投閒置散,公眾很少見到查封電台的新聞畫面,地下電台進入默默耕耘的階段,民間、政黨亦靜觀其變,有關開放大氣電波運動的討論也少得可憐,直至上周的Fm 101創台一周年才打破了兩年來的沉默。

Fm 101是媒體人還是行動者?

Fm 101於2009年由一班青年行動者創立,電台選址觀塘,由民間電台台長阿牛找來物資支持建台。阿牛認為搞非法電台只是手段,用公民抗命手法衝擊過時的《電訊條例》、製造輿論達至大氣電波正式開放才是重點。這種廣播、社會行動兩條腿走路的行徑,亦是Fm 101成員的抗爭態度。過去一年,Fm 101成員甚至參與、組織「倒曾蔭權大遊行」、「釋放劉曉波羅湖闖關行動」、「追擊民建聯商台節目《十八仝人愛落區》」,亦很積極參與反高鐵、政制改革的運動,是近年香港社會運動的生力軍。最深印象的是電台成員兼rock友梁穎禮衝上親共政團民建聯的建國六十年《紅色搖滾》音樂會台上,搶走本地主流rock友夏韶聲的麥克風大叫「搖滾不容殺人政權﹗」,這群電台成員氣勢迫人,誰說只想開放大氣電波?

奔跑了一年,搞手們找兩小時放下燥動分享經驗。成員年華說:「社會行動、廣播並行的搞法令成員很累,令電台於過去一年流失了不少人材。當有成員突然打來說要抗議主持不到節目,他可能經已被捕。這樣有時會影響電台運作。究竟我們應以電台工作,還是社會行動為先?這是一年間不停思考的問題。」另一搞手Jaco就指,Fm 101的成員活躍於不同的社會行動,但無論行動以是否Fm 101名義主辦,主流傳媒都誤解Fm 101成員只搞衝擊行動的,反而沒有關心開放大氣電波的議題。阿牛甚至笑言:「人家在六四、七一聽到Fm 101是非法廣播成員,就將錢放入民間電台捐款箱,我們抽了不少水﹗」

Fm 101的經驗跟早年的獨立媒體網有點相近,當民間記者在天星、皇后運動時都走去搞示威和組織會議,網站更新顯得特別費力,運動者經常要在行動者、民間記者之間摸索於不同的場合,應用什麼身份去「說話」和「報導」,那是一段很寶貴的學習過程。當民間媒體強調非專業、低門檻和「邊做邊學」,Fm 101的經歷好像是搞民間媒體的必經之路。可喜的是,幾個月前Fm 101成員在深夜狙擊《十八仝人愛落區行動》時,已安排了廣播員邊行動、邊直播﹐最後還惹上了官非,我見到他們也在慢慢進步。

地下電台運動:徘徊在公民抗命與社區想像之間

講者葉蔭聰稱民間電台、FM 101帶領香港人「走出專制政權」的運動。他分析《電訊條例》源於二戰後冷戰期後,當時西方國家眼見納綷、蘇聯使用廣播的宣傳威力,感得又驚訝,又恐懼,相信廣播就是「子彈」,會引爆民眾衝擊管治階級的情緒,故一定要立法規管大氣電波的使用,《電訊條例》才於殖民地應運而生。我們現在看見的香港商台、新城電台,都是殖民政府透過《電訊條例》把廣播的資本、技術門檻提高去限制反對者廣播,只有親政府的商人才獲發牌廣播。

民間電台的阿牛更想進一步將非法廣播與選舉政治結合,他主張有識之士應積極參與2011區議會選舉,當選後使用建制的資源於全港十八區設立非法電台,運動才能開花結果。但吊詭的事,他補充說:「大氣電波開放之後,民間現台是否存在已不再重要」。引起了一片討論,究竟這幾年的地下電台運動是從「公民抗命」,擴展至「十八區公民抗命」,還是對「社區」與「廣播」這兩個範疇有更多想像?搞社會行動、搞媒體應否由一個廣播組織去「兼顧」?

一直在主流、民間媒體主持節目、寫專欄的八十後反特權青年成員陳景輝就認為,怎樣搞好一個廣播節目,跟怎樣搞好社會行動是兩種性質的工作。無論是合法、非法電台的媒體生產者,也應討論自己對受眾社群的想像。

Fm 101搞手梁穎禮認為﹐如果民間電台運動只想擊中《 電訊條例》的紅心,不介意受眾社群問題,Fm 101比它多行了一步的,是努力接觸觀塘工廠大樓band仔、藝術家使用者群體為主體的「社群性電台」。他坦言,Fm 101原初想於下午三時至九時廣播,希望能於工廠的工人下午茶、街坊接近下班時段接觸他們,但廣播人員要上學、下班,下午三時根本不能開咪,在沒錢請人情況下,只能轉戰晚上廣播。現在Fm 101主要聽眾是海外華人,以及本土文化、藝術工作者及社運人士。但他強調,這些受眾通常都沒有收音機,聽眾收聽Fm 101的節目習慣傾向網台(議題分類、收聽重播)多於大氣電波的廣播(定時收聽、按時段編排節目)。而且,即使搞手知道觀塘會有不少會收聽非法電台的平民社區,但因沒人力開展地區宣傳、連結工作,故Fm 101 只能說是「邁向地區電台」,極其量只能搞《九龍皇帝辦公室》等節目報導地區事務。

新形勢:要公民抗命、要公眾廣播,也要新媒體運動

正當香港的地下電台運動衝著《電訊條例》搞的火熱,政府悄悄地變陣了。經濟及商務發展局最近公佈數碼廣播發牌結果,其中一獲發牌的電台表示要「推廣社會和諧」﹗ 而新港台方案亦加入了「民間參與廣播」及「社區廣播基金」,報告書提出:

一:「撥出更多廣播時段以播放 讓個人和社區團體表達和交流意見的節目,並由港台的節目 主持人主持有關節目」;

二:「容許社區團體製作節目在港台的頻道播放,並由港台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援」;

三:「以及委聘社區團體就特定主題或專題製作自己的節目」;

四:「設立社區廣播參與基金,鼓勵社區組織申請資源製作」;

政府對大氣電波投閒置散,突然來一招開放港台時段、社區廣播資金,表面上讓「民間參與廣播」。但當民間沒有討論過對公共媒體政策的想像,廣播資源會否成為最有資源的親共政團和宗教右派的囊中物?香港媒體改革的運動者,看來要做好公民抗命、做好公眾廣播,也要有新媒體運動想像才能回應當前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