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妙麗.女權主義.民主路

妙麗.女權主義.民主路

提起英國女影星愛瑪.屈臣 (Emma Watson),相信沒有人會不認識;就算沒有看過她的電影,至少知道她就是著名電影系列《哈利.波特》中飾演 「妙麗」(Hermione Granger) 的演員。憑著這系列電影,她獲得了多個獎項以及超過1千萬英鎊的片酬,其演技備受讚賞及肯定,前途無可限量。

屈臣出生於法國巴黎,父親Chris Watson和母親Jacqueline Luesby都是英國律師。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已經分開,其後屈臣和母親、弟弟一起搬到了英國的牛津郡。年僅9歲便獲選出演《哈利.波特》電影系列中「妙麗」一角。每次演出都受到媒體的讚譽,更曾獲得青年藝術家獎的青年女演員獎、德國雜誌《喝彩》(Bravo) 授予沃森一座奧托(Otto)獎與及《全面電影》(Total Film) 雜誌的年度童星表演獎等獎項。

2005年登上《青少年時尚》(Teen Vogue) 雜誌封面最年輕的人,直至07年,屈臣已經從參與《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演出中獲得了超過1千萬英鎊的片酬,更承認自己再也不需要為了錢而工作。09年3月,《福布斯》將她評為「最有價值青年影星」的第6名,10年2月,她被稱為荷里活片酬最高的女明星,單計09年的收入就有近1900萬英鎊。

屈臣並未有因為驕人的演藝事業而輕忽其學業,06年6月,她參加了10個科目的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獲得了8 A*及2A的好成績。14年5月從美國布朗大學 (Brown University) 畢業獲得英國文學學士學位。

同年7月,她便獲任命為聯合國婦女署親善大使,先後到訪孟加拉和尚比亞 (Zambia) 提倡女性接受教育,她在9月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發表演說,拉開聯合國女性運動HeForShe的帷幕,號召男性主要宣導社會性別平等,踏上女權主義者之路。

「妙麗」踏上女權之路

就在聯合國總部發表的演說中,屈臣訴說了她是如何踏上爭取女權的路。她表示從8歲起就知道自己是個女權主義者,當時她就有了「霸道」的名氣,而這一名聲正是因為她是個完美主義者。到14歲時,她又「被新聞中的某些元素性感化」;15歲時,她的女友人便因不想變得肌肉感而退出運動隊。18歲時,她的男友人便不再表露情感。

因此,她深深感覺到自己是一位幸運的女生,因為她備受愛護,其父母沒有因她是女兒而減少過對她的愛;學校沒有因她是女生而諸多限制;她的老師沒有因她是女生而看輕她的潛力以及未來的發展。

屈臣認為這些都是造就今天的自己的重要元素,雖然他們本人可能不太清楚他們對自己所造成的影響,她認為這個世界需要更多這樣的人。

被醜化的「女權主義」

演講中,屈臣特別提到令她驚訝的是,對女權發展的批評竟然多是來自於女性本身。Instagram 早前出現了一個熱門的hashtag「 # i don't need feminism」運動,這些女人說,「我們不需要你們所說的女權主義」。另外,女演員Shailene Woodley 在接受《時代雜誌》訪問是否一名女性主義者時曾說過:「不是,因為我愛男人,我覺得『讓女人掌握權力,讓男人遠離權力』這種概念永遠不會實現,因為你需要平衡。」由此可知女權主義單已經被冠上了「提升女人價值等於打壓、貶低男人」的污名。

在現今的社會,發表對女權的觀點,要不是受到男人的唾棄、就是受到女人的抗議。有男性批評女權主義者要不就是愛自己的身體、要不就是只想走出家庭,他們甚至覺得女權主義者就是厭男的老處女;而女性則認為女權主義者只是社會的失敗者、妄想的被害者。還有些人以為女權主義者只是希望從社會中苛索特權或福利。

女權路與民主路的共同障礙

就在屈臣發表演講的同時,她遭到網路駭客威脅要公布她的裸照。她表示這些行動最終只會適得其反,她相信「女權主義者」這個身份會給別人「太強勢、太有野心、太孤獨以及反男性」的不良形象。問題是這些批評背後其實並沒有充份的理由論據可言,而更似是由無知所產生的偏見誤解,正如之前屈臣所說的「大多的批評來自女性本身」;這個現象跟窒礙民主道路的原因可說是如出一徹。

正如爭取民主的人士經常遭到誣衊,說什麼爭取民主的人都不民主云云;或者以為民主就是一紙選票,還天真的反問:「有票,真係唔要?」。這些無知的批評者常誤將爭取民主的手段理解成爭取民主的目的而妄加批評,大概他們以為民主是靠別人施捨得來的!又或是看電影太多,以為極權政府會向人民說:「民主?無問題!要幾多?我俾您!」

其實,民主至少可以從三方面表現出來,包括一個能體現每一個人都享有平等權利的選舉制度、一個能促使不同人透過對話來尋求共識的決策過程以及一套能尊重每一個人都享有平等權利及願意以對話來尋求共識的價值觀。至此,十分清晰的是,無論是政改咨詢以至人大831方案均沒有符合以上三個條件。

什麼「未學行,先學走」、「普選沒有真假」、「爭取民主的人都不民主」,如今我們驚訝的發現,凡是追求一些重大價值的時候,所遇到的阻力驚人地相似。「一件事是可欲的」並非如我們所想的輕易說服他人,所遭遇的困難十分艱難和巨大。原因是它們背後千絲萬縷、利益與盤算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需要多方面的條件配合方可成事。再加上,既得利益者會千方百計的扭曲事實意圖污名化這些可欲的價值,繼而再將其意識形態傳遞到無知者處來達到穩固自身利益的真正目的,增加成事的困難度。

女權主義不是洪水猛獸

事實上,女權主義並非如此可怕,它所追求的其實只是男女都享有同等的機會和權利;女性主義理論的目的在於瞭解不平等的本質以及著重在性別政治、權力關係與性意識 (sexuality) 之上。女性主義探究的主題則包括歧視、刻板印象、物化、身體、家務分配、壓迫與父權。其衍生的政治行動則挑戰諸如生育權、墮胎權、受教育權、家庭暴力、產假、薪資平等、選舉權、代表權、性騷擾、性別歧視與性暴力等等的議題。

女權主義者並不是要女權一昧壯大,而僅僅是基本的人權;女權主義者亦抗拒別人強加於身上的不公平標籤。女權主義者主要要求男女間的平等,不會因男女身份而影響接受同等待遇和機會 ,讓女性能一一盡展所長,因為女性都希望能對社會作出貢獻,不要老是說國家大事是男人的事。

法國哲學家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在《第二性》中表示:「我們並非生來為女人,我們是成為了女人。……如果說在青春期以前,有時甚至從嬰兒早期,在我們看來她的性徵就已經決定,那不是因為有什麼神秘的本能在直接註定她是被動的、愛撒嬌的、富於母性的,而是因為他人對這個孩子的影響幾乎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要素。於是她從小就受到灌輸,要完成女性的使命。男性亦然。」。

她的主要觀點是由於個體的組成不同使得我們承擔著不同的角色,擁有不同的屬性,也才會有兩性。書中她提出女人因為體力較差,當生活需要體力時,女人自覺是弱者,對自由感覺恐懼,男人用法律形式把女人的低等地位固定下來,而女人還是甘心服從,僅此而已;而除著社會的進步,這些多年來約定俗成的慣例實在有必要有重新檢視。

對於女權,妙麗有「話」兒

回到「妙麗」的演講中,她表示許多男性常以為「女權主義」這個詞只能用在女性身上,但她認為事實不一定,只要是支持性別平等的人都可以稱為女權主義者。她又引用熟悉的電影圈情況指出,女導演比例約為7%,女編劇佔19.7%,女製片人佔2.2%,她認為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並質問為什麼女性就不能分享自己的故事?
她強調性別平等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直接了當的說,性別不平等正是導致貧窮,暴力和歧視問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且甚至直接阻礙世界的發展過程。她認為不能光是要求男性來支持我們,更重要的是作為女性的我們在這個議題上的扶持。

「其中一隻翅膀已折翼,我們永不能夠高飛」

屈臣認為她跟其他男性國民一樣交稅,她認為她應該可以為自身作決定,包括一些有機會影響到自身的政策和決定,又認為應該在社會之中得到跟男性同等的尊重。在演講的最後部份,她誠邀所有男士參與進來,因為這種不平等同樣會影響到男士;事實上,在英國20至49歲男士中,自殺是最常見的死亡原故。

她始終強調行動的迫切性,她指若再不行動的話;可能在70多年後,即自己接近100歲之時,女性才有望跟男性同工同酬。到2086年非洲所有的女孩才可以接受中學的教育。

她認為如若您是相信平等的人,您已經是一位隱性的女權主義者,一如是那些她之前提及過成就了她的人。她透露在發表是次演講前也曾經感到緊張和猶疑,想過或許會有人質疑她這個《哈利.波特》的女影員在聯合國大會發言究竟是在做些什麼。但她後來跟自己堅定的說:「若不是我,是誰?若不是現在,是何時?」她希望這些話同樣可以幫助到一些感到猶疑的人。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句「妙麗」在其女權之路曾說過的話,「人類種族就像雀鳥,需要一雙翅膀才飛得起。而現在其中一隻翅膀已折翼,我們永不能夠高飛。」,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