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捍衛中大精神 反對國際化*

教統局局長和各大學日前聯合宣佈,擬增加取錄海外自費學生至10%,中大校長不久前又宣佈中大全面國際化,增加採用英語授課比例。中大學生會及時關注事件,出版刊物引起關注,並於畢業禮當日示威反對國際化。校園內外,輿論強烈指摘學生幼稚、自私、一時衝動等,本人特為文回應,指出國際化旨在將大學納入全球大學產業的市場中進行競爭,與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市場和各類產業日漸融合,實無關提升學術水平之宏旨,亦無助於大學承擔貢獻華人社會的責任。

大學國際化,其實即是把原來立足本地(local)的大學,合併到國際上的大學產業市場,與全界的大學一起進行競爭,競爭的包括成績優秀的學生及隨之而來的學費、教研成績卓越的教員、企業研究資助和各項捐助,而實際上,這些全部都是互為因果的。知名的教授引慕名而來的學生,大學因而得到充足的學費收入。研究成績卓越的教員,有助大學向企業招攬研究資助,企業固然樂於捐助,因為研究成果一旦推出市場,可以助其進一步加大市場佔有率。大學得到這些收入,又可以用於宣傳推廣,例如多辦開放日,加強對教員、學生和企業的吸引力,並且不斷擴充,如近年新開辦的社區學院。大學因而不但「學術」地位穩固,財政實力同樣雄厚,於是大學成為一門謀利能力相當高的產業。

大學進一步合併入國際大學產業市場,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因為受全球經濟一體化所造成的壓力,先進的資本主義社會對勞動市場中的個人的要求日漸提高,故造成學歷上漲(inflation of qualifications)的現象,本地的經濟轉型導致研究院學位日漸擴充即為一例。另一方面,大學自身進行產業化(industrialization),乃由於近二三十年政府對教育開支的承擔日漸減少,大學不得不另覓財源;70年代英國保守黨執政,著力削減各項公共開支,呼籲大學私營化,並向企業招攬研究經費即為顯例,近年香港亦走上相同的新自由主義的道路。

上述的分析,把大學置放於社會經濟結構的脈絡下觀察,顯示出大學從來均是與工商界無異的產業,大學國際化,不過是加速它的產業化。至於大學的學術水平,則在產業化的情況下,化約為教員國際學術會議、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數量和市場化研究成果的多寡,由此可見進行國際爭競對研究和教學造成的壓力,對學術研究不受市場影響的獨立性格的歪曲。

當然,自大學創建以來,就不乏學人主張大學作一研究學問的機構,擔負推動人類文化發展的崇高使命。上述的分析並無意,實亦無法否定此項主張。我深信,唯有當大學堅持此項文化使命,大學才足以突顯其異別於工商產業的地位,並對其產業化進行合理規範。近日,大學國際化的討論,卻並沒有根本地觸及大學獨特的定位問題,而只著眼於與國際接軌的實際安排,當中要求中大增加英語授課比例一項,更動搖了中文大學的理念與定位:

第一,中文大學以「中文」二字為名,反映了創校之初前輩學人的辦學理念,即建立一所華人大學,以中文進行研究教學,以擺脫學術上的殖民狀態,一方面致力溝通中西文化,另一方面建立以中文進行研究的學術規範,擔負對華人社會作出貢獻的使命。學術上的殖民狀態指當前華人社會的大學中,汲汲移植西方學術規格和內容的狀態,這固然有其需要,然而,唯西方大學馬首是瞻,國際化,卻不積極發展以中文進行的研究,培養本地優秀華人青年,發展華人為主體的大學,實屬胡適所言「吾國之大?」、甘陽所言「人家的附庸藩屬」、「留美預備大學」。1

第二,將大學置放於社會經濟結構的脈絡下觀察,大學無可避免肩負社會分層的功能。大學進一步進入國際競爭,即進一步把自身精英化,更需面臨爭取國際排名的壓力,不同的科系因應得來的資源多寡而有著不同的發展。缺乏市場價值的人 文學科勢將更形萎
縮,而人文學科的畢業生亦隨著大學精英化而處於較金融管理、法醫工程畢業生更見惡劣的社經地位。隨著大學朝營化的方向發展,分科收費成為未來的議題,在分收費下,對原來的社經地位較低的學生更形不公,階級流動更見凝滯。大學極有可能從推動社會公平的跳板上滑落為加劇階級分層的原兇。

職是之故,高倡大學國際化者如不深入考慮上面各項問題,委實流於閉門造車的妄言;胡亂指摘學生反對國際化時所提出的種種質疑,恐怕忽略了事態之複雜,遺忘了中文大學的精神,一所華人大學的精神。

2004年12月15日

文: 戴遠雄(中大新亞哲學系三年級)

----------------------------------------------------------

* 回應明報12月14日劉進〈這一代中大生〉
1 見甘陽、李猛編《中國大學改革之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劉進〈這一代中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