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改革高中及高等教育學制

摘要:

在整個過程中,我們看不到大學應有的風骨或對教育的承擔,似乎只要有撥款,便無所謂院校本身的教育理念。我們認為大學在討論末節之前,應先深入根本,確立改革的明確目標,從教育的角度出發討論建議文件的利弊。大學不應讓教统局(或教統局提出的撥款數字)牽著走。

改革高中及高等教育學制

香港中文大學員工總會意見書

以下是本會對「改革高中及高等教育學制 -- 對未來的投資」諮詢文件,以及教統局諮詢過程的一些意見:

對大學實施四年制後資源運用的幾點關注

資源運用應反映教育價值 ─ 大學員工最直接的關心,或者是在大學變成四年制,得到額外經費之後,資源會如何分配的問題。但我們極不希望參與一場資源的爭奪。我們想了解的是怎樣的資源運用可以達到提高教育質素的目的─是不是繼續以超高薪聘用國際明星級學者來撐場就保證了教育質素?早陣子由於最低工資的討論,我們了解到原來香港的競爭力是建基於一群默默耕耘的低薪工人身上的。大學的競爭力會不會是建基於對中下層非教學員工/新入職教員/合約員工的剝削?這些價值又是不是我們的教育制度贊同的?

應加速討論大學薪俸機制問題 ─ 我們知道脫鈎後的大學薪俸及福利制度已經是教育事務委員會今年的待議事項,而合約化問題、肥上瘦下問題等等都是其中的關注重點。很可惜的是至今本校管理層都未曾正面討論過這些問題。顯然的,教資會一日不擔起監察的角色,大學便會一直迴避問題。在現時大學改制的大前提下,我們認為有必要加速討論大學薪俸機制問題、教資會的角色,以及大學財政狀況透明度的問題。

合約制影響院校發展 ─ 在大學來說,現時的聘任制度未能反映「對未來的投資」。從各家院校的削資方案及薪酬安排來看,新入職員工的工資更低,而且合約條款及安排更差;合約制使大學體制更不穩定,需花大量資源處理因此而來的行政事務,不論大學,還是在不同崗位工作的員工都缺乏穩定性作長遠的發展。故有關教育的開資, 在大學的運作來說,並未符合「投資未來」的目標。
我們要求有關當局應設立機制確保1. 同工可以同酬;2. 合約化趨勢得到改善,增加長約員工的比例,以及3. 改善合約員工的聘用條件。我們建議以三年為標準合約期,倘連續獲聘六年即自動轉以長約聘用。這做法簡單可行,亦有助增加機構穩定性。

有關方面應公佈增撥預算的計算基礎 ─ 羅范椒芬女士曾表示每年十八億的額外大學經費是與各家院校商議的共識。但社會大眾需要知道這個預算是如何計算的。例如學生與教學/非教學職員的比例有沒有一定的預計?現時撥款的一個主要標準是以學生人數為單位,如沿用此標準,是否意味教職員人數按比例增加?

過渡期的大量工作 ─ 我們對三轉四過渡期,大學同工工作量與承受的壓力亦甚為關注。屆時是否會出現大量的臨時工?短期合約形式聘用的教職員會否對教育質素有影響?這些都是大學有責任提出討論的。

大學有責任積極參與討論,交待收生、課程改革等問題
另外,我們對大學在諮詢文件推出後的態度有幾點觀察,並感到擔心及遺憾:

大學似乎只關心增加撥款有多少,他們至今表達過最清晰的意見是「18億並不足夠,我們還需更多資源」。我們不想唱反調,亦沒有資格說18億是夠還是不夠,因為我們向來無從得知大學真正的財政狀況到底如何,特別是各項支出的詳情。我們是反對政府削減大學教育開支的,不過,我們認為大學在要求撥款的同時,應明確提出資源打算如何應用。不論是政府經費還是大學經費,大眾想要知道的是資源用得其所。

大學至今提出的資源需求與及對三三四改制的回應主要是就硬件配套而言的,四年制以後課程內容會有怎麼的回應與改革似乎沒有怎樣深入討論過,這是令我們擔憂的第二點。教改文件中提到的兩個概念:「以通識為必修必考的科目」及「學院收生」,都必然對大學課程的規劃產生影響。這樣的安排,恍似教统局為大學設立門簷,迫使中學及中學生不能不低頭。各家大學從未參與討論這些安排在教育上的利弊,卻先高調附和教統局的建議,跳了一步去討論logistic上的安排。作為教育界一份子,大學認同現時通識科的設計嗎?以通識科表現作為大學收生條件,確實可行嗎?大學遲遲未參與有關的討論,令政策制訂者、中學、學生及家長,都無法作出回應。

總結而言,在整個過程中,我們看不到大學應有的風骨或對教育的承擔,似乎只要有撥款,便無所謂院校本身的教育理念。我們認為大學在討論末節之前,應先深入根本,確立334改革的明確目標,從教育的角度出發討論建議文件的利弊。大學不應讓教统局(或教統局提出的撥款數字)牽著走。

對教統局建議文件及諮詢過程的不安

作為關心香港教育的一份子,我們亦希望表達對今次教改文件及諮詢過程的一些意見。其中,教統局在今次諮詢過程中的一些做法,令我們感到極為不安:

對意見的扭曲及選擇性接收 ─ 舉兩個例子:例一、有關前線教師是否面臨樽頸局面的問題。李局長在一場座談會中表示,有教師跟他說,是否樽頸實在見仁見智,只要有教育熱誠,自然不會覺得有壓力重重。局長說,這才是「好意見」。有學者綜合多個有關教師壓力的調查結果,不同的調查同時顯示有五成的老師覺得精神壓力大,其中1/4人有情緒病,更有大概5%教師有自殺傾向。官員對這些資料卻不感興趣,甚至認為是「危言聳聽」。我們質疑教統局到底是如何判定意見的好壞,甚至是否應該在諮詢過程中,將意見先作「評級」。
例二、諮詢文件中有關通識科的建議引起了甚多的爭論。在不同場合中,有不同的專家學者及前線教師表達了他們對建設的保留及憂慮。有學者從學理分析上,指出建議書中的通識科設計既不「自由」(liberal),亦未能長學生所「識」;不少教育家亦指出以一個必修必考科目來培養學生成為「全人」、擴闊學生的眼界,雖然理想崇高,卻並不可行;很多前線教師亦以實際經驗說明現時的教學系統未能負荷如此一個課程規劃。負責諮詢的官員卻再三宣稱大多數人支持建議,又指反對的只是小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人,又或指摘不支持通識科是反對全人教育。凡此種種,難免令人覺得教統局非在做真諮詢而是硬推銷。

官員對前線教師學者的抹黑 ─ 我們強烈抗議教統局將持不同意見的教師抹黑為只顧「保飯碗」,罔顧下一代福祉的小人。教學是一門專業。我們認為前綫教師建基寶貴教學經驗,理性誠懇表達意見,是值得尊重,更是值得正面回應和考慮的。至於教统局與前綫教師意見相距如此之大,我們認為正反映教统局提出的方案閉門造車,偏離現實。我們亦要求教統局正面回應前線教師面對的壓力問題。讓老師可以安心專注教學工作,是讓下一代得到優質教育的重要一步。

買豬肉搭豬骨式的推銷 ─ 教統局是次提出的教改方案是學制與(高中)課程同時改革。我們認為課程配合學制改革是有需要的,但何時改、如何改,卻甚值得商榷,更是值得由下而上推動的。環顧國際社會,四年制大學已是標準,卻沒有一個地區設立必修必考的通識教育科。教統局在建議文件及諮詢過程中,都在有意無意間寫下「334學制=高中課程改革=通識科」的程式。這顯然是扭曲的邏輯,更有藉四年制要脅社會接受由上而下的課程改革的意味。

這次教改文件的標題起得好:教育無疑是社會大眾對未來的投資。但我們須要謹記,教育事業不是官員的,而是整個社會的。我們懇請掌權的官員能認真聽清社會大眾,特別是教育界專家同工的意見。亦請各大學的掌舵者釐清教育目標,想想大學的意義是甚麼,它們又如何能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