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施政報告》令人更有希望還是更感絕望?

《施政報告》令人更有希望還是更感絕望?

據說土地供應小組即將提交報告,但鎂光燈都早已聚焦到特首於諮詢期結束後才提出的「明日大嶼」。許多學者、政要均為明日大嶼叫好,其他選項都被冷落一旁。

可是明日大嶼極大,它造價龐大,直搗一兆,真實數字更是無人能知,只知政府一定要推。而更具爭議的是,那是為了容納過往與未來無數的新移民而付上鈔票和環境成本──試想沒有這百萬計的新移民,那自然就沒有需要建島了。這個港人持續付鈔,陸人或新港人持續享用的道德正確性,一直未見社會賢達梳理,亦造成需要付上真金白銀的香港民眾忿忿不平。而另一方面,海平面上升、人工島沉降、颱風難防等風險亦一直甚囂塵上。

回首這個基建故事,人工島最初由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黃元山大力提倡。但他對人工島的總成本一直諱莫如深,對香港承受的財政衝擊置若罔聞,只以錯誤的數字遊戲妄圖辯稱它比棕地便宜,有違他本為投資銀行家,應以翔實數據盡力規避財務風險的責任。後來團結香港基金主席董建華有見公眾恐懼,便稱保證人工島不會耗盡香港儲備。可是他沒有提出數字予以證明,其保證的含金量就如同他當年的八萬五承諾一樣。雖然今回即使只是用了99%的儲備,他也算沒有食言。

與此同時,多名經濟學者聲稱人工島不會虧本之餘,還是一項上佳投資。他們着眼的是島上住宅和商廈可觀的賣地收益。然而他們一方面低估人工島的總成本(甚至沒有估算),另一方面則高估收益。首先,假定島上大量住宅均可按現時樓價售出,本來就是荒謬。如果有這許多群眾負擔得起未來的大嶼房屋,他們今天就不是無殼蝸牛了。他們今天買不起,為何明天會買得起?而在沒有資產審查之下,我們更無法假定未來的新移民有能力負擔這個地價。

那樣,到底建島的資金從何而來?第二,住宅以外,在本研社陳劍青與何濼生教授的交鋒之中,已指出這些經濟學者對明日大嶼的商廈面積也屬過度高估。蓋因政府的《香港2030+》策略指長遠香港短缺的商業土地是106萬平方米,學者卻認為明日大嶼可撥出400萬平方米作為商廈,那壓根兒就沒有這個需求。更有趣的是,他們也忘記了當供應大幅增加,甚至是需求的四倍時,價錢就必然大幅回落,難有他們所稱的巨額賣地收益。當這群經濟學者以立場行先,似乎就連最基本的經濟ABC也被拋到九霄雲外。最後那一兆資金到底要如何尋覓,仍然是一個謎。

此外,劉德華和李樂詩亦曾就人工島發表高見,唯論據荒唐粗疏,兼且忘記了與自己的其他保育角色發生衝突,遂落得灰頭土面。假如他們推動的是棕地開發,倒是與其價值觀相稱,其選擇令人費解。

唯獨青少年因心眼無塵,不被權勢左右,仍能洞察真相。突破機構於十至十二月調查青少年對明日大嶼的意見,日前公佈結果,發現八成均反對計劃,擔心引發經濟危機,九成更認為應選擇其他方案,更具成本效益。當特首以「燃點希望」作為《施政報告》兼明日大嶼的主題,但真正會享用未來的青少年卻對這些政策大部分都投以反對聲音,她實在應該好好反思為何落差如此巨大。只是,她會嗎?《施政報告》發表了兩個月,市民到底是更有希望還是更感絕望,結論已在你我心中。

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