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拙作《能醫不自醫 香港醫療改革的難產與生機》

拙作《能醫不自醫 香港醫療改革的難產與生機》

雖然和他並不認識,但最近總是想到羅志華。

他是賣書的,而我則是出書的。這些年加加埋埋出了廿、三十本書。有些是替人打工出的,亦幸而不用自己清理倉存……但有些則是自資出的,特別是明知沒有市場價值的那種;亦因為它們沒有市場,結果十分顯而易見,就是都堆滿在我辦公室的每個角落。

其中一本名叫《能醫不自醫:香港醫療改革的難產與生機》,星克爾出版社出版,樂文書店發行,2006年。不是什麼文化評論、或城市觀察之類的,而是一本很刻板嚴肅的政策評論。我原來還以為有出版社會有興趣,皆因醫療改革涉及每人的切身利益!但結果還要是自淘腰包,幸而有朋友幫忙搞排板印刷發行,總算省下了不少錢;但最終還是徹頭徹尾的失敗了,總結失敗經驗如下:

1. 其實除了聯合集團以外,過去十多年香港已沒什麼人出社科書;進一步只能算半間,CUP和上書局都不算,只能算是主打文化研究類。

2. 各大書店是有「社科」一欄的,但現在更多是「唱好」、「唱衰」、「修理」類的,或「通識」、「實戰」、「手冊」類的,又或是「隨筆」、「史話」、「掌故」類的,頂多就是像我的一些朋友,間中把報紙的文章輯錄成書。

3. 我當然相信做政策評論的大有人在,而我只是小角色一名,問題是大家都比我更加清楚,出書更多只是自誤自樂,根本沒有任何迴響的; 有時間不如多寫幾篇學術論文,投稿歐美一流學術雜誌,又或在報紙、獨立媒體寫寫,看的人肯定會更多。

4. 我再在網上搜尋一下,發覺大家真的不太再關注香港的社會政策討論,關心的可能是政黨、議會、普選之類。政策評論有電台烽煙節目,最多加上明報信報的論壇版,似乎已經極之足夠。

5. 我這本書原是想配合醫療融資諮詢文件出的,但結果特區政府一拖再拖,繼續「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一貫作風,而我的如意算盤亦不能打響。

現在,醫療融資諮詢文件終於出台了,但我的書亦塵封已久,就算仍未過時亦不太有人記得。若要把它重新搬運出來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