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教育的終點站

教育的終點站

上星期,一個年輕老師的輕生,更早前,一名小女孩於校園墮樓身亡,兩件事同樣是教育界的「悲劇」,更說明了當前教育界無奈的情況。教育,本應以學生的福祉為依歸,以學生的生命為最優先事項;教育,不只有學生,更有一班默默耕耘的前線教育工作者,假如老師們需要為口奔馳,三餐也成問題,教老師們如何努力為學生服務。

排名競爭,是小學生死亡的元兇

自從學校間開始惡性的排名競爭後,校方以會否影響學校的名譽為一切政策的最高指導原則。學生是否安全,是否遇到的欺凌,是否被暴力對待,通通也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換言之,名譽會否受到影響,會否影響收生,才是校方思考的重點。筆者聽聞,不少學校對欺凌及學生受傷的事情諸多隱瞞,即使學生受到嚴重的欺凌,也盡量不讓涉事學生公開,盡量讓事情在學校內部解決。更甚者,學生受了較嚴重的傷,也盡量放置學生在醫療室,盡量避免送學生到醫院。

本來一個很簡單,很直接的問題及其處理方法,遇到危難時致電緊急求助電話,竟變成了要通過重重查問,要先詢問副校長,再請示校長,才可由校長決定能否報警,這埋沒良心的做法,是否「個別事件」?

筆者相信「不報警」的指引只是冰山一角,由於學校的危機處理指引也是大同小異,故不少學校也使用差不多的指引做事,以筆者所知,大部份學校的上層是沿用這樣思維模式處理危機。為了制度,失去了救人的機會;為了名譽,失去了學生的生命,這樣的思考模式是否香港人樂見?假如不是,希望各位教育同工(尤其是上層管理人員)能以身作則,把學生放在首位,而不是為名譽,為排名,為擔心收生,而捨棄「教育為學生」的基本信念。

排名競爭,是年輕教師生命的盡頭

年輕老師的生計不保,即使老師受到同學的愛戴,工作勤奮,也不能保證老師能續約。老師的辛勤工作,換來的是每年轉工,六七月考試學生時,老師們也在接受其他學生的「面試」,即使滿有教育熱誠的老師終有一日會意興闌珊地離開學校。

學校收生不足,加劇學校之間的競爭,學生的公開試成績直接影響老師們能否續約,筆者親身見到不少年輕老師們,即使與同學有良好的關係,教學認真,得到家長們的愛戴,也敵不過公開試「成績單」的洗禮。大部份被辭退的老師,並不是因他們教得差,導致學生公開試成績差,反而是學生們未必喜歡中學教育的科目,或只喜歡某類學科,而不喜歡該老師任教的科目,衍生成績未如理想的問題。另一個普遍的原因,是學生們在已打算到外國升學,或找到自己的興趣(例如,美容、藝術工作等),以至他們不太重視公開試的成績。弔詭的是,這些學生之所以找到他們的興趣,卻與老師們有莫大的關係,老師們循循善誘地指示他們出路,幫助他們尋找自己的天賦,卻換來學校的指責,要求老師們重視公開試的成績,扼殺了他們幫助學生尋找自己的努力,也耗盡他們的心力。

制度下的亡魂

小女孩及年輕教師不是死於自殺,更不是「死因存疑」,而是死於冷漠不公的教育制度,更不是教育局指出的「不幸」事情,而是天天也在發生於香港教育界的重大缺憾。假如,校方不用擔心收生不足,不用擔心學校的生死存亡,老師們不用為公開試成績而奔波,只以學生的福祉為考慮的因素。這樣的問題是否有所改善?。筆者不知道,筆者只知道假如現行的教育制度,仍然繼續下去,將會有更多制度下的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