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科創未來 傷健共融

科創未來  傷健共融

根據政府統計處於2013年的統計調查(參考自「2015年香港統計月刊-香港的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顯示,全港估計約有320,500人的身體活動能力受限制,佔整體人口約4.5%。他們在日常生活上經常面對不少困難與挑戰,但往往被大眾忽略。而現時香港的無障礙設施,卻主要以傷健分流為主,但分流的做法往往都只是更加強調了健全人士和殘疾人士的差異,同時也傷害了殘疾人士的個人自尊。

諸如斜路與樓梯的設計、網頁上的純文字檔和普通頁面、男女洗手間與殘疾洗手間的分野等,統統都只是把傷健分流,但要達到傷健融合,應該多利用通用設計,讓傷健人士皆可在同一個空間共同使用一樣的設備;又如應改善無障礙集體運輸交通;把殘疾人士洗手間改為家庭洗手間;將網站從純文本網頁改版為無障礙棱式等。

事實上,科創是達傷健共融的橋樑之一,Google Map的出現固然讓殘疾人士可以使用虛擬引導徑,但只有數個電話程式其實並不夠。早前Samsung特別邀請了2004及2016年殘疾人奧運會硬地滾球金牌得主梁育榮先生擔任活動大使,拍攝宣傳短片,親自講述傷殘人士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難及體會。例如,他提及平日出外需要比平常人花多一倍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也需要避開繁忙時間,以免人多擠迫;香港地方小,跟著手機地圖APP找地方也很方便,但遇到一級5厘米的石壆,就被難倒了。在21世紀長大的年輕人,自少已被日新月異的科技融入他們的生活和學習中,到底我們可以怎樣以科創達至傷健共融?

現在創新科技署將撥款五億,支持有關特殊社群需要的創新及科技項目。同時,
Samsung 亦舉辦了「科創未來.傷健共融」比賽,除了希望能讓全港中學生加深對電子學習的興趣,同時亦關心弱勢社群,期望年青人能協助輪椅使用者融入社區,以構思兼具創意、實用性及功能性的科技概念,改善他們日常生活中,例如乘搭交通工具、出外用膳、參與消閒活動時等經常遇到的問題,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令香港成為傷健共融的社區。

說到底,傷健共融是需要從傷、健人士並肩參與,共同推動傷、健人士的雙向交流,彼此走近對於方,互相尊重,才能達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