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提款機

香港提款機

市傳內地資金近日班師回朝救市,港股日日涯沽,淪為提款機日日俾人㩒。然而,大家細心想一想,香港又點只得股票市場成為提款機……

回歸以來,香港一直希望作為所謂「超級聯繫人」的角色,聯繫中國和國際之間的經濟關係。然而,這個所謂中間人的角色,說穿了其實只是一個「超級世界仔」,一直抽取各個產業的底氣和能量。其實九七年金融風暴之後,香港的產業就好應該轉型和改革,而並非依靠內地放水打救。觀乎其他受到金融風暴衝擊的亞洲國家,在危機過後雖然經歷過掙扎,但是現在都能夠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其中,韓國更以文化創意產業等軟實力橫掃世界各國。反觀香港,十多年來就一直靠內地的市場,將自己的特色和標準改變,去迎合内地市場口味,輸出一些既有的服務,令這些行業不斷地積弱。時至今日,這種「等人救」的心態仍然一直存在。香港人的志氣正不斷的被提取、被消費。而中間的罪魁禍首禍首,不是別人,而是香港人自己。

有報章報導指,有本地建築師樓近月由於受到內地打貪及城市化放慢影響,要裁員及減薪節流。的確,近年內地市場給予了香港建築師很多的委託案。行政長官亦於日前提到,若果不是內地巿場的恩惠,香港和各專業有關的畢業生(包括建築師),就會「一畢業等於失業」。寄語我們要對國家感恩。

其實特首這番言論這著實觸碰到行業的痛處。實情是內地的委託案大部分都令人十分難受。內地的領導和老闆大部分都不太尊重建築師這個角色。要麼東改西改而且不願意給予充分的時間和額外的費用、要麼對設計諸多要求,將自己的土豪風格加諸在設計之中。面對白人建築師時的情況還好一點。而同樣是黃皮膚的香港建築師在這樣的客人面前,跟本毫無立足之地。香港不少的建築師在這樣的環境底下,早已被調教成乖巧的從業員,把學校所教的忘記得一乾二淨。香港的設計行業在這樣的環境下發展多年後,還常常沾沾自喜的安慰自己,以為背靠內地巿場可以擁有無限機會,實情卻是香港早已被踢出國際建築設計的版圖之外,被台灣、韓國、甚至東南亞的建築設計超前。如果我們仍然迷信這個神話而不好好地提升我們的自己的水平,只顧迎合內地巿場的口味,我們的建築師事務所提供的服務只會每況愈下,被國際上的競爭對手比下去。到時,客人選擇香港建築師的原因只會是價格便宜,而不是因為我們的設計質素。試問這樣的一個專業服務,又豈能稱得上是一個健康的市場呢?

九七前香港建築師都認為自己到內地是敎人起樓,現在對著內地客人要好像恩人一樣卑躬屈膝。這樣的行業生態其實只是一直在延遲行業的衰退。而且亦不見得所有內地客人只會聘用一味附和自己的建築師。香港各個產業,包括建築設計在內,於上一次低潮的時候,就好應該改革自己,去蕪存菁,開托國際的市場。而不是一味固步自封,等CEPA,等阿爺打救。現代主義建築發展得最快的時候,正正是美國大蕭條期間。捱打最緊要識走位,等運到等人救,很難會有甚麼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