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Pokémon Go的城市文化速讀

Pokémon Go終於登陸香港。未夠一日,我們已經可以在大街小巷看到它的影響。凡係突然停在路中心,雙目注視著電話的人,就是Pokémon訓練員。


圖:Geoffery Cheung Facebook; 攝於7月25日晚上。

早前,外國城市研究網站CityLab,將這些人稱為「訓練員漫遊者」(traîneur)。這個字改自法文「Flâneur」,有「都市漫遊者」的意思。這些「都市漫遊者」,多數是巴黎的文藝青年,在剛剛進入麾登時代的大都會遊走。他們沒有特別的目的地,只是在觀察麾登時代各式各樣的都巿文化(urban culture)。例如商場和店鋪裡琳瑯滿目的商品,在這個時期紛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現在市面,衝擊着城市人的感官。這些新興的麾登文化,對於當時的巴黎人來說,就如我們今天的Pokémon Go一樣,帶來前所未有的都市體驗,城市彷忽添上了特殊的能量。

「麾登」的體驗(專業一點可稱為「現代性」)在19世紀的巴黎,是以好像「碎片」的狀態,呈現在這個歷史悠久的大都會之中。哲學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視自己為一名「都市漫遊者」。他以觀察城市為己任,搜集這些「麾登」的碎片。班雅明流傳後世的文章,碎濕濕的左一忽右一忽,出名難讀。因為他未有花過時間去將這些碎片扣連起來,編輯成書。有幸當今研究班雅明的學者人才濟濟,替這位「都市漫遊者」的觀察添上註解和編輯,才能令好像筆者這些業餘的哲學愛好者,可以窺探大師的哲理。

現代城市中的各個關節之間錯綜複雜,充滿了偶發、隨機和不可預料的事。每分每秒都在發生一些對個人無關痛癢,甚至完全不為意的事情。一直到戰後,烏托邦式由上而下的都市規劃概念沒落,出現了後結構主義的論述,去解讀這種充滿偶發隨機的現代性。例如6、70年代,在英國倫敦出現了一個名為Archigram的建築創作團體。他們的「Instant City」,就幻想可以用一隻隻飛船,將舞池音響等器材,送到城市的偏僻角落,讓沉悶的城市即時地派對狂歡。Party從天而降,城市變成舞池,以遊戲人間對抗抑鬱。


圖:Archigram – Instant City

將城市變成遊樂場所,並不是Pokémon Go的原創概念。早在19世紀,已有班雅明等人創下城市漫遊的先河。以科技作為介面,將城市肌理再重新拼湊,日常空間重新編程(re-programmed),上班下班突然成為了冒險旅程,創造新的、共同的城市體驗。可以想像得到,Pokémon Go這個遊戲,將會激發一系列的都市研究理論和論述。大前提是,我們要等學者專家們,玩完這個遊戲,才有空回到辦公桌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