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學睇竹戲棚》(三)長洲戲棚內、棚外看

《學睇竹戲棚》(三)長洲戲棚內、棚外看

文、圖:二犬十一咪

大家都知道的,不作多說。每年有不少文章介紹長洲太平清醮,一段海盜歷史亦為島嶼增添了神話味。我只想重提兩件跟長洲太平清醮有關的事,之後解拆戲棚內外的佈局,與後台二三事。首先,長洲太平清醮最初根本不在長洲,它源於香港太平山街一帶,當時鼠疫死了很多人。為了配合港英政府的防火安全,太平山街禁止再打醮,才移遷入長洲。第二件事,1978年包山倒塌事件,傳聞它有助當時警察反黑社會的成效──在包山倒塌之前,三個包山都是由海陸豐群體捐出。據說他們一直和某些「秘密組織」關係密切。道聽途說的事只為平添趣味,但《南頭黃氏族譜》確真記載了黃氏,在 18世紀已擁有長洲土地權。

1 (6)

2

3

4
圖: 戲棚內和戲棚外點滴

(6)戲棚佈局裝置

早前觀眾席依然分開男棚(左邊)和女棚(右邊),特別是表演潮劇。先說香港神功戲是分為:粵劇、潮劇及福佬劇。當時觀眾席兩邊坐位需要收費,中間「迫地」位置不收費,站著免費睇戲。如一般劇院,觀眾席地台經常以20度角斜建上去,方便後排觀眾睇戲。長洲部分戲棚會有觀眾斜台,其他如榕樹灣及蒲苔島卻沒有這個習慣。傳統戲棚後台,左邊是雜邊,右邊是衣邊。演員擁有自家衣箱,稱「私伙」戲服。六柱(主角)衣箱靠最邊一排,以前會附加一把太平刀。傳說是為了方便走火警時開路,大概也會自衛用哦。現代戲棚裡,一般設置多部音響、風扇、及燈光照明。門前、台前有大量居民和戲迷送的花牌。大門上掛著的大型花牌,會由花牌公司循環再用。

長洲太平清醮演的就是潮劇,會配上字幕方便觀看。潮劇舞台結構跟粵劇不盡同,一般粵劇後台設有兩個出舞台位,舞台樓梯在左右兩旁。而潮劇和福佬劇的樓梯,則搭在舞台正前方。為什麼樓梯要搭在正前方?原因是兩劇需要演出《落地送子》例戲。又什麼是例戲?它是神功戲必須演的儀式劇目。粵劇有破台《祭白虎》、八仙賀壽、封相、加官、送子及封台。潮劇破台是《淨棚》,福佬劇破台是《出殺》又稱《洗叉》,而福佬劇封台是《行八仙》。《六國大封相》傳統是沒有觀眾的,只供神鬼觀看,現在一般於第一晚上演。《六國大封相》中「公孫衍坐車」一幕是用來考演員功架的,亦用以展示班底實力。其餘例戲《跳加官》、《天姬送子》則多於日場上演。例戲演出之後,就是演正本戲。場次分日戲、夜戲,時有天光戲。一般3-5日為一「台」神功戲。

太平清醮不只搭戲棚
   
醮戲棚一般比賀誕戲棚小,戲棚依然穩如泰山。師傅另要搭包山棚架、大士棚、祭幽棚和喃嘸棚等。大士棚比較高,通常約高26呎;祭幽棚則比較小,約10呎長濶。喃嘸棚則比較講究,即使長洲規模算較小,面積亦有20呎長濶,位於老人院門前。喃嘸棚最大可以有60呎濶80呎長,用來進行各項建醮科儀(道教儀式)。舊的三座包山有70-80呎高,用竹及竹片搭成。上面佈滿平安包,是長洲太平清醮之象徵。當年用竹包山作比賽,包山棚架只為了事前鋪平安包而搭,鋪好平安包即拆走。現在比賽都用另一座鐵包山,因此三座包山的包山棚架,可以等齊所有儀式結束才一同拆掉(短片紀錄撐起包山過程)。

搶包山比賽如今已經轉用「膠包」代替,不可食用。又因為近年長洲太平清醮經常下雨,放戶外的平安包都容易發霉。派給公眾的平安包,為了外觀潔白,聽聞會加入大量化學品,都不適合食用。老街坊笑說:「雖然自己唔食,依然年年會照去攞平安包。番屋企擺放一下,求個心安嘛。」

7

神秘的破台《祭白虎》
  
《祭白虎》儀式只需兩名演員,全長約3-5分鐘。為求辟邪,不開放給公眾觀看,保留不少禁忌。《祭白虎》涵意是保戲班及戲棚一切平安。內容是玄壇有一隻白虎跟隨,白虎餓了要找食物及咬玄壇。因此以一塊豬肉餵白虎,並制服牠封住嘴巴。丑生在後台木柱寫上「大吉」二字,期間必須禁語。神功戲最後一晚演出之後,亦要進行封台儀式。封台主要是送走戲班、並請神鬼自行散去,祈求平安有福。

來談一談粵劇吧!
  
粵劇又稱「廣府戲」。其實是一種將外省戲曲,加入本土特色的戲種。當初在茶館表演的「女伶」將「戲棚官話」改為廣東話。粵曲又把梆、簧、南音、龍船、木魚歌及粵謳等通通拿來填詞演唱。粵謳是珠江蛋歌和鹹水歌,本來是妓女唱的情歌。音樂加入西方樂器如:小提琴及電子琴等。有人認為這是西樂注入戲曲,其實剛好相反。實情是粵劇將西方樂器以中樂演奏,用Do Re Mi Sol La……。粵劇藝人曾因為參與革命而被禁演,導致粵劇發展一度緩慢。當時他們響應太平天國起義,清政府便把第一間粵劇會館「瓊花會館」在佛山燒燬。

戲棚結語
  
棚外風景充滿了街邊小食,傳統糖公仔製作得以幸存。孩子夾在其中吵鬧,單車玩耍又吃冰菠蘿。戲棚內有人叫賣跌打藥油,觀眾喜歡邊吃小食邊看戲。觀眾即使進進出出,亦不影響表演者投入戲份。此份熱鬧氣氛,保留傳統睇大戲的情懷。台上演員不時即興「爆肚」,以潮語加插對白,人神共樂。遇到演悲劇劇目如《帝女花》、《窦娥冤》等,必定加插一場「化蝶戲」作結尾。對於喜好睇悲情劇的觀眾,或許有點失望。但在酬神角度看,是合到好處。戲棚建築需要尊重自然,配合風勢及地形,跟四周空間溶入。這種香港搭建精神,我們要繼續推!

註:謝謝李家俊戲棚大師傅資料提供。

《學睇竹戲棚》系列之參考目:
陳守仁,《神功戲在香港》。三聯書店(香港)出版社,1995。
周樹佳,《香港諸神》。中華書局出版社,2011。
徐承恩,《鬱躁的城邦:香港民族源流史》。圓桌文化出版社,2015。
陳義敏、劉峻驤,《中國曲藝‧雜技‧木偶戲‧皮影戲》。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
張連,《中國戲曲舞台美術史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
梁釗韜,《中國古代巫術-宗教的起源和發展》。中山大學出版社,1989。
劉黎明,《灰暗的想象》。巴蜀書社出版,2014。
章詒和,《中國戲曲》。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
余漢東,《中國戲曲表演藝術辭典》。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1994。
呂大樂、吳俊雄、馬傑偉,《香港·生活·文化》。牛津大學出版社,2011。
羅麗容,《中國神廟劇場史》。里仁書局出版社,2006。
蘇國榮,《戲曲美學》。文化藝術出版社,1995。
黎志添,《香港新界太平清醮的道教儀式》光碟。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中心出版,2009。
《合晒合尺-戲棚故事》特輯。香港無線電視,2009。
陳天權,《香港節慶風俗》。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
《戲曲大觀園》特輯。香港電台電視製作,2009。
蔡志祥,《打醮:香港的節日和地域社會》。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0。

《學睇竹戲棚》短片重溫:
1)蒲苔島現場及篾示範
2)各木棖位置及搭棚過程
3)長洲撐包山過程

6

5
圖:長洲戲棚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