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施政報告全文,齊齊來點評2006

領男按:曾蔭權以「以民為本,務實進取」為題,今早在立法會宣讀任期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編者在此引錄全文,並將報告最具爭議性的立法最低工資部份變作紅色粗體,方便閱讀和討論。另外,曾蔭權表示,在任期最後八個月,將要加強「以家庭為核心」的社會價值,他認為不應將社會問題(例如婦女、青少年、男人、兒童)分開處理,政府將會成立家庭事務委員會研究如何加強「家庭為核心價值」的觀念,令人摸不著頭腦。事不宜遲,現邀請諸位(包括所有讀者和民間團體),若有回應施政報告的意見或聲名,也請貼上來,齊來點評施政報告2006﹗

甲、引言

1. 這是我任期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我會交代過去一年的工作進展,哪些已經做到,哪些仍有改進空間。接我會總結先前三十二場諮詢各界人士的會議收集的意見,綜合民意調查結果,經整理分析訂立餘下任期的工作重點。

2. 來年的施政將會重發展經濟,創造財富,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質素,尤其是加強對家庭的支援及深化對抗污染的策略。

3. 最後我會提出香港將面臨的幾項重大挑戰,希望大家攜手建立共識,開創未來。

乙、工作回顧

4. 去年我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強政勵治、福為民開」的施政理念,一年來一直努力實踐這個理念。

5. 我曾在不同場合闡述「強政勵治」的意義。今年三月底我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闡釋,「『強政勵治』的理念不是信奉政府萬能,而是相信一個小而強的高效能政府,面對充滿風險挑戰的外界環境,在關鍵的環節做到透明而有效的支援」。強政勵治是為了建立一種有效執行的管治文化,目標是以民為本,決策果斷,有效回應市民訴求。

6. 國家繼續強力支持香港。CEPA在實施中不斷深化,今年來又在商貿、專業服務和投資便利化等領域增加了新措施。內地居民訪港「個人遊」的計劃逐步擴大,已遍及泛珠三角全部省會城市。我們最近再獲得中央批准,由二零零七年元旦開始,把「個人遊」計劃更進一步擴展至河北省石家莊、河南省鄭州、吉林省長春、安徽省合肥和湖北省武漢五個省會城市。

7. 香港經濟一年來穩固上揚。政府加快公共投資步伐,創造更多發展和就業機會。在立法會議員支持下,包括政府總部、立法會大樓和公眾休憩用地的添馬艦工程已開始招標工序。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擴建也開始動工。九鐵與地鐵實現合併,將可促進鐵路網絡的合理化擴展。啟德規劃檢討第三階段諮詢已在八月結束,市民普遍支持在機場跑道舊址興建郵輪碼頭。

8. 政府財政在過去一年回復收支平衡。二零零五至零六年度的政府開支總額,已降至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十六點四,主因是成功控制了公務員的編制和薪酬。現在公務員編制降至約十六萬,薪金回到一九九七年的水平。政府各部門厲行節約,維持了高質素的服務,說明香港公務員作為一支隊伍,服務文化深深植根,廉潔高效,紀律嚴明,的確是屬於世界上最優秀的。我對廣大公務員的盡忠職守致以由衷的感謝。

9. 過去一年,市民最重視的是確保生活質素,免受如禽流感、食物安全事故及空氣污染的威脅。現時香港與內地傳染病通報機制已加強,食物安全中心已成立,同時政府亦已展開「藍天行動」,與市民攜手對抗空氣污染。面對經濟轉型,在緩和矛盾和建立和諧社會的大前提下,我提出了由勞工顧問委員會(勞顧會)協商「最低工資、標準工時」。我十分感謝勞顧會一年來的深入討論。另外,公平競爭政策檢討報告亦已完成,將在短期內展開下一步諮詢工作。

10. 至於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計劃,為回應社會意見及文化藝術界的要求,政府承諾重新規劃及研究,明年初將得出結果。另外,配合國家今年開始實施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我們召開了經濟高峰會,與商界、勞工界和專業人士攜手合作,現正繼續進行探討,凝聚共識,在年底或明年初共同擬定一份切實可行的行動綱領。這些都是我在這一年任期內致力推動的重要工作。

11. 去年最大的挑戰,可說是來自政制發展的討論。我提出的二零零七、零八年立法會及行政長官選舉方案,雖然獲得民意支持,卻無法取得三分二議員支持通過,二零零七、零八年的選舉安排結果只有原地踏步。政制發展無法在立法會取得所需的支持,作為行政長官,我自覺責無旁貸,所以立即提出在策略發展委員會內以務實態度商討普選路線圖,重新上路。同時我又提出增強區議會功能,改善地方行政,強化民政專員角色,將強政勵治的精神在地區貫徹。

12. 為政制民主發展做好準備,香港需要培養有質素的參政人才。政府將繼續推動國情教育和公民教育。較早前我建議開設副局長及局長助理職位,讓更多有志從政之士有機會參與政府工作,以便運用他們的專長,協助政府有效施政。這建議仍在進行諮詢,明年上半年會作出決定。

13. 有關下一步政制發展的方向,我會在稍後部分再詳細說明。

丙、經濟發展路向

14. 踏入廿一世紀,我們正面對資訊科技革命和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內地還未改革開放時,香港乘勢蛻變為面向國際的貿易樞紐,逐步形成金融、貿易、物流、旅遊四大支柱產業。隨內地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創造了世界經濟奇蹟,中國一躍成為世界重要經濟體系之一。當今世界上任何一個發達國家都在思考與中國的經貿關係。香港要迎接全球化時代,首先必須在國家發展中找到適當的重要角色。全球化與中國崛起已合而為一,香港適應全球化,與融入內地,並非兩相矛盾的發展道路。香港既已回歸祖國,更應當建設成為一個能夠在中國和平興起中擔當重要角色,能夠在國際社會中發揮積極作用,能夠令香港人引以為傲的世界都會。

15. 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明確表示「支持香港發展金融、物流、旅遊、資訊等服務業,保持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業中心的地位」,這肯定了香港的優勢產業以及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功能。就全國城市來說,香港的角色是獨特和不可替代的。

16. 上月召開的經濟高峰會,不僅是為了探討國家「十一五」規劃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亦為了深刻檢視我們本身在全球競爭能力方面的弱點和不足,以策劃香港今後的可持續發展路向。

金融中心

17. 我們需要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亞洲區內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這符合國家和地區的利益。香港在金融方面的領先地位,由多項因素綜合形成,包括我們的法治精神、市場制度、貨幣完全流通、產權保護、基建設施、企業管治、資訊開放、辦事效率、營商方便以及與國際接軌等。但要持續領先,我們必須繼續推動開放。例如,我們要拓寬來港上市企業的來源,為此盡快修訂上市規則,鼓勵更多不同地方具規模和合資格的外國企業前來掛牌招股。要繼續提升我們的監管水平,與國際標準看齊。財務匯報局明年年初投入運作,將有助加強企業管治及對投資者的保障,確保達到國際一流水準。我們還將籌辦亞洲金融論壇,提升國際金融中心的聲譽。

18. 香港辦理人民幣業務已積累了兩年經驗,運作暢順。人民幣業務是我們配合國家政策,全力發展的主要方向。國務院現正積極研究進一步擴大在香港經營人民幣業務的範圍,包括允許香港進口商以人民幣支付從內地的直接貿易進口,以及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特區政府已經為這兩項新業務的早日出台做好充分準備。

19. 香港可因應內地市場的需要,發展多元化的風險管理工具市場。我們會就發展商品期貨市場作深入研究。我們也努力爭取吸引內地保險機構的部分境外金融投資業務。香港國際化的保險及再保險市場,可以為內地發展迅速的保險業提供再保險的功能。

貿易與物流

20. 貿易與物流在香港佔有很重要的產值和就業份額,隨內地成為「世界工廠」,加上漸趨富裕和消費需求日增,香港貿易與物流業將面對很多新機遇。CEPA實施以來,香港本地產品出口開始回升,今年一至九月以本地來源證輸入內地的貨值,比去年同期增長達百分之三十七。

21. 香港是世界貿易組織的創會成員,目前是世界第十一大貿易體系,在推動國際自由貿易方面早已建立鮮明形象。去年我們主辦世貿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曾成功使「多哈發展議程」談判重上正軌,可惜談判未能承接會議的成果,且在各主要成員未能縮窄分歧下,在今年七月暫停。但我們沒有鬆懈,一直與其他主要成員尋求盡快重開談判。同時,我們根據世界貿易變化的新趨勢,會爭取與我們的貿易伙伴達成更多經貿安排,讓香港的貨物和服務能夠以更有利的條件進入海外市場。

22. 在物流方面,近年貨源產地由珠江東岸逐漸擴展至西岸,大量貨運由內河水道運載來港。政府現正修例以推出內河船多次入港許可證,簡化申請程序和減低收費,並簡化入港程序和提高效率。

23. 香港國際機場的貨機停泊位將持續增加,機場的貨運中心也會繼續擴建,以進一步提升空運貨物的處理能力。特區政府穩步擴展本港的航空網絡,簽訂更多雙邊民航協定,並切實跟進落實增加運力的安排,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及區內航空樞紐的地位。

24. 為提高跨境貨車運輸的效率,我們與東莞方面已有共識,今年年底前啟用的東莞寮步車檢場將採用快速通關模式,提高查驗效率。特區政府將繼續與內地保持溝通,共同研究開展跨界基建項目。

自主創新

25. 我們的傳統支柱產業,會全面配合國家發展以迎接全球化競爭。為鞏固香港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地位,本地的經濟基建和配套也要邁向自主創新與高增值,政府有責任為此創造有利條件,這包括資訊、科技、文化和創意產業的發展。

資訊產業

26. 香港的成功靠人流、資金流、物流以及資訊匯流,這四大巨流造就了這個城市人氣旺盛、活力充沛、生生不息的特點。政府會以身作則,推動資訊科技實用化,在電子政府服務方面,我們會通過一站式入門網站,提供更方便的綜合服務。

27. 香港率先倡導三網合一,以同一平台支持電訊、廣播和互聯網服務,推進不同通訊媒體匯流。目前,媒體匯流的科技和商業模式發展得很快。為配合傳統電信服務向綜合信息服務的轉變,我們今年年初就改革規管體制諮詢公眾,建議把電訊管理局和廣播事務管理局的職能結合,成立通訊事務管理局,採取鼓勵創新和競爭的規管模式,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讓消費者受益。為此,我們準備在本立法會會期內就此提交法案。無線通訊新科技的應用也突飛猛進。我們會在年底前就管理無線電頻譜的政策,進行公開諮詢,重點是通過市場力量,頻譜作為公共資源能更靈活有效地運用,切合科技發展和業務模式的變遷。

科技應用

28. 未來全球產品的競爭,是科技與設計之爭;創新科技應用可以提升產品功能,而設計則有助建立自主品牌及行銷。政府銳意向科研基建和人力開發投資,推動設計,鼓勵工商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開展應用研究,提升產業的科技水平,開發高增值產品。

29. 特區政府設立的創新及科技基金,已在資訊與通訊技術、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汽車零部件、納米技術及先進材料、紡織與成衣等領域,撥款成立了研發中心。這些都是我們具有優勢的領域。另外,在科學園內成立了集成電路設計及開發支援中心,數碼港裡有數碼媒體中心和無線發展中心。特區政府會透過一筆為期五年的一億元撥款,資助香港設計中心,協助各行各業善用設計,創出品牌。

文化創意產業

30. 居於世界前列的金融和貿易中心都不缺少蓬勃的文化創意產業。香港流行文化產業在區內一直佔領先地位,音樂、電影、電視片集行銷全球華人市場。電影是香港創意產業重要的一環,在區內和全球擁有崇高聲譽。憑CEPA,香港電影背靠強大的內地市場和資源優勢,面對新的機遇,加上政府的適當協助,可以再創新的輝煌。我們會理順有關電影發展和支援的政府和公營機構架構,由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全面統籌有關的政策、規劃和活動,包括人才培訓,海內外推廣,攝製支援等工作。我們會成立一個包括由業界代表組成的電影發展局,協助工商及科技局局長的工作。我知道去年成立的電影發展委員會,委任顧問作策略性的研究,顧問建議透過政府的支持,幫助解決電影界尤其是新進或中小型製作所面對的困難。政府會認真考慮有關建議。

文化藝術城市

31. 香港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需要匯聚世界各地的創意人才。吸引創意人才來香港,除了要有良好的發展機遇,還需要適當的城市文化氛圍。香港是東西文化薈萃的活力都市,文化生活多元開放。我們有逾千個表演藝術團體,每年演出逾萬個不同種類的節目。政府已接納了「表演藝術委員會」的建議,將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演藝場地,推行「場地伙伴計劃」,讓場地管理者與藝術團體建立伙伴關係,制訂有場地特色的藝術推廣策略、擴大觀眾層面、協力尋求贊助,以及鼓勵更多市民參與藝術發展。政府並會物色新的場地,支持中國傳統表演藝術及各類演藝發展。我們並會注資四千萬元予「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用以加強對文化界的支援。

32. 在體育發展方面,香港更是處於千載難逢的機會。二零零八年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和殘疾人奧運會馬術比賽移師香港舉行,展示了國家對我們的信任和支持;二零零九年,香港將以東道主身分舉辦東亞運動會。體育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是特區政府發展體育的策略。我們已在東南九龍發展規劃定下興建多用途、可舉辦國際級賽事的綜合體育場館。政府亦預留撥款開展香港體育學院的重建工作,為本地運動員提供符合世界水平的訓練設施。我們會增撥七千萬元經常開支,為精英運動員提供全面的支援,以及配合各體育總會深化社區參與和學校體育計劃。

人才流動

33. 吸引世界各地人才來港,鞏固香港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是我們一貫的基本政策。在「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下,我們過去三年已成功吸納超過一萬一千名內地人才來香港工作。今年六月,我們進一步推出「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容許具有資格的人才不必先有僱主聘用便可先來港居住。新計劃推出以來,已接到數百份申請。人才帶動經濟發展,可以創造更多就業職位。我們必須以更開放的觀念和更進取的態度,從四面八方,包括內地,吸引人才參與建設香港。政府會不斷檢視情況和調校政策,務求壯大香港持續發展所需的人才資源。

勞工權益

34. 我們務求經濟發展能惠及各個階層。我們會繼續根據就業情況的變化,協助勞動人口解決就業遇到的困難。至於是否要立法規管最低工資和標準工時,勞顧會內以至在社會各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在平衡各方意見及審慎考慮本港的社會經濟環境後,政府認為現階段務實的做法,是通過非立法途徑達致工資保障。政府將與商界及勞工界攜手,為清潔及保安行業的僱員推行「工資保障運動」,積極鼓勵企業及服務承辦商參與,務求令這兩個行業的僱員獲取不低於政府統計處的《工資及薪金總額按季統計報告》內相關行業和工種的市場平均工資,使他們享有與現時受僱於政府外判服務合約下的同類工人一樣的保障。勞工處會透過推廣、宣傳、教育、合約規範與執法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推動工資保障。通過書面僱傭合約的規範,勞工處可更有效調解勞資糾紛和進行執法,確保僱員得到保障。我呼籲工商界本企業社會責任的精神,積極參與,全力支持這項有意義的社會工程。我們會透過勞顧會監察「工資保障運動」的成效,並在兩年後全面檢討,若然屆時運動的成效不彰,政府會手部署在清潔及保安行業立法落實最低工資。我深信下屆政府會跟進處理這項工作。

丁、重視家庭

35. 去年我在施政報告裡講過,重視家庭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念,和睦家庭是和諧社會的基石。這是我的堅定信念,也深信是廣大市民認同的。所以我們的社會政策,繼續會以支援家庭、鞏固家庭和促進家庭成員的福祉為核心。

支援家庭

36. 今年我就施政報告諮詢各界期間,多個團體向我提出:要更有效處理眾多複雜的社會問題,關鍵在於建立以家庭為核心的支援網絡,鞏固親密和睦的家庭關係。我非常認同。社會問題往往源於不同的家庭問題,例如家庭成員缺乏適當的關懷和照顧。無論是長者、婦女、青少年、兒童等都是各自家庭的成員,解決社會問題須從支援和強化家庭出發,推動家庭成員承擔各自的責任和義務,建立愛心關懷、彼此扶持的關係。社會福利措施應該是加強而非削弱家庭的功能。現時不同的決策局和部門都有涉及與家庭相關的政策和措施,亦有分別處理青年、婦女、長者等事務的委員會及相關組織。

37. 要強化家庭功能、以家庭為核心提供各種支援,以及促進親密和諧的家庭關係,我們需要新的思維、新的觀念。一個值得考慮的做法是設立一個綜合、整體、高層次的家庭事務委員會,負責支援家庭的政策和措施。委員會可融合現有處理不同年齡和性別人士事宜的各個委員會,集中資源,從跨政策範疇的角度研究和處理問題,令工作更有效、更協調。委員會亦可根據不同時期的實際需要,在其下設立負責特定範疇的專責組織。政府會在未來半年認真研究可否成立這個委員會,以及所需要落實的組織調整和資源調配。我們最重要的考慮,是這個新機構能否提高我們推行社會政策的效益,及有利於建設和諧社會。研究報告將於明年年中前完成,具體決定可由下一屆政府作出。

38. 政府將加強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的服務。政府會繼續投入資源,推動家庭教育,今後一段時間尤其會注重家長教育,提供婚姻輔導和宣揚父母責任。婦女事務委員會也積極推動優質家長教育。政府也通過社區網絡,推動家庭之間互相支持。

39. 現時最普遍的家庭模式,仍是由夫婦與未婚子女組成的核心家庭。但已婚子女與上一代以至兄弟姊妹之間,即擴大式家庭之間,普遍仍然維持緊密的關係和互相幫助的情義。已婚子女供養和照顧父母、祖父母幫子女照顧年幼孫子女等例子彼彼皆是。兩代之間,以至已婚兄弟姊妹之間關懷照顧,互相扶持,是應予鼓勵和弘揚的傳統家庭美德。政府已有不少以支持擴大式家庭為目的的政策,譬如公屋編配政策鼓勵已婚子女與父母同住、或者住同一個屋,而稅制之中,就有為供養父母和祖父母與及兄弟姊妹所提供的免稅額等。政府會進一步研究如何加強對擴大式家庭的支持。

40. 政府已由七月一日開始實施首階段五天工作周,以改善員工的家庭生活質素。我很高興看到有多家商業機構也響應實施五天工作周,引入這項家庭友善的措施。特區政府會繼續與企業及非政府機構積極合作,研究推廣及深化種種家庭友善的措施,如推行彈性工時、半職崗位、在家上班等。

41. 我們準備對家庭暴力條例提出修訂,配以一系列預防、支援及專門服務,包括強化社會福利署的二十四小時熱線服務、設立為家庭暴力及性暴力受害人服務的危機支援中心、並為受害者家庭成員提供支援。另外會加強婦女庇護中心功能,繼續推動建立互助網絡,並主動接觸高危家庭,及早介入處理他們的問題。對有殘疾成員的家庭,我們會繼續提供支援。我們會加強社區的心理健康外展服務,提升家庭成員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及對有需要人士提供輔導。

42. 建構家庭友善的社會,是一項全社會工程,需要各方面,包括社區、鄰里、學校、商界、傳媒、宗教團體、非政府機構等,與政府一起積極合作。

資助幼兒教育

43. 政府對家庭的支援,莫過於為下一代提供優質教育。為進一步提升學前教育的質素,教育統籌局已在今年發出「學前教育課程指引」,並成立學前教育支援組,就課程發展和教學策略提供到校服務。此外,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亦撥款支援幼稚園加強英語教學的效能,並資助教師到海外進修。為改善幼稚園的設施,我們計劃在本學年撥款約七千萬元,用以發放一筆過的發展津貼,讓幼稚園購買更多圖書、更多元化的教具、電腦及其他教學資源等。津貼額為每個學生五百元,每所幼稚園以十三萬五千元為上限。

44. 先前的工作主要是支援幼稚園的發展,下一階段我們準備集中力量,從支援家庭出發,減輕家長的財政負擔。為此,我們將以「學券」形式為三至六歲兒童的家長提供學費資助,繼而理順各項現有的資助計劃。由下學年(即二零零七/零八年)起,以提供「學券」予家長為資助方式,每名學生全年的資助額最高為一萬三千元,其中不少於一萬元必須用作減低學費,其餘三千元用以資助教師進修。隨教師的資歷和薪酬逐步提高,我們計劃逐步增加資助額。到二零一一/一二學年,每個學生每年的資助額將會增加至一萬六千元,全數用作減輕學費負擔。所有本地的非牟利幼稚園只要收費不超過兩萬四千元,都可以按收生人數兌現「學券」。為幫助家長選校,所有參與計劃的幼稚園都必須公開提供其設施與往績的資料,包括校長和教師的資歷、教師人數、學生人數、課程特色及教學安排等,並接受視學以確保教育質素。

45. 估計到二零一一/一二年,政府為推行這項計劃每年額外投放可達二十億元。全港百分之九十的三至六歲學童會受惠,合資格參與計劃的學校將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我們期望五年後所有幼師都具備幼兒教育文憑的資歷,部分教師更達到大學程度。我們亦鼓勵所有幼稚園的校長都積極進修,在二零一一/一二年前取得大學學位資格。

資優教育

46. 政府對家庭的支援不限於學前教育,自二零零一年我們有系統地推行資優教育以來,已陸續看到本地越來越多天賦異稟的青少年脫穎而出,在國際級的比賽中摘得桂冠。為了進一步培育有極高潛能及才華的學生,我們支持籌辦一所資優教育學院,加強拔尖教育。

47. 構想中的資優教育學院,是以多方面學習表現最優異或在某領域表現卓越的十歲至十八歲學生為對象,量材施教,以後天的栽培使潛能得以充分發揮。資優教育學院亦會向家長和教師提供培訓,推廣資優教育的理念和實踐方法。長遠來說,資優教育學院更可以成為國際交流以及研究與開發的場所。

48. 為了配合下一代家庭成員的成長和知識型社會的發展,教育改革正在穩步推進,顯現多方面成果。為推行「三三四」學制而做的準備,正按計劃展開。學生也可透過多元化的晉升階梯,實踐持續學習的理念。對於前線教職人員為作育英才付出的辛勤努力,以及對貫徹教育改革的積極參與,我深表敬意。近年一項喜人的新發展,是更多社會人士熱心向本地的教育事業作出大量捐贈。這種懷抱遠大理想的高尚行為,理所當然得到普遍讚賞。

社區鄰里

49. 鄰里之間守望相助,是對家庭的有力支援。我們主張推動社區建設,睦鄰友好。有個別新市鎮例如天水圍和東涌,過去建設時有不足之處,存在一些社區發展上的失衡,對健康的家庭生活提供的支援不足。我們特別關注這些地區,會陸續增加建設,包括在天水圍興建圖書館、附室內暖水泳池的體育館、足球場、籃球場、休憩用地、普通科門診診所等,以及在東涌興建圖書館、體育館、游泳池和其他休憩設施。社會福利署根據天水圍的需要增強綜合服務。勞工處在元朗和北區新設的兩所就業中心,也投入運作,提供全面的就業服務。我們樂意聽取任何關於增強地區經濟活力的意見,並會積極研究有關建議。今後政府會根據各區的不同情況調撥資源,在地區上加強規劃和協調。在發動社區資源及建立地區互助網絡方面,「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創出了嶄新的協作模式。我們深切緬懷原基金委員會主席鄔維庸醫生對社會公益事業的重要貢獻。相信在持續推行工作下,地區裡的家庭生活條件一定會不斷改善。

50. 鄉議局向來在新界事務上擔當重要角色,對維護傳統宗族和家庭觀念尤其作出了貢獻。特區政府為加強與鄉議局配合工作,民政事務局今年中組成了鄉政事務聯絡委員會。通過會議磋商,相信鄉郊的社會特點會在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中得到充分考慮。

戊、優化環境

51. 香港發展到今天的水平,有能力締造更美好的生活環境,也理應擁有更美好的環境,為我們的子孫後代保存更多可持續發展的機會,並且牽頭解決區內的環境問題。要從速採取果斷措施,改善空氣質素以至整體環境質素,已成為香港社會的強烈共識,對此我不用再多陳述理由,重要的是向大家報告環保的總體策略方向、階段性的目標、原則方針和具體的政策措施。

策略目標

52. 環保是長期的工作。首先,我們要以充分前瞻的策略視野,訂立今後各階段必須達致的改進目標,並且為新科技將來可以作出的改善預留空間。在降低空氣污染方面,我們已制訂《珠三角地區空氣質素管理計劃》,這是一項與廣東省政府攜手擬訂和推行的計劃,務必要達到二零一零年的減排目標。我們現已在珠江三角洲設立十六個空氣監測點網絡,根據收集的數據,每天在互聯網上發布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指數。這項計劃方便市民了解地區內的空氣質素實況,而數據亦可同時反映我們採取減低污染措施的成效。廣東省政府已逐步加強硬件建設及軟件配套,致力減低污染情況,措施包括安裝脫硫裝置,採用天然氣發電,以及爭取在珠三角城市加快實施國III型(相當於歐盟III期)的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

53. 在香港內部,我們對青山、龍鼓灘和南丫島發電廠已訂定污染物排放上限,並會逐步收緊,以確保達到二零一零年的減排目標。這個目標不容許遷移或退讓。我們要求發電廠根據最好的切實可行方法,定期檢討和更新污染控制技術。在政府與電力公司磋商新管制計劃時,環保要求是重點。電力公司的准許回報率會與他們是否超越排放上限掛。

54. 在本港的空氣污染物中,車輛排放的廢氣約佔百分之二十五。長遠而言,我們會繼續緊貼歐盟標準,確保採用最新的燃料及技術,減少車輛污染物排放。

55. 我們每個人都認真節約能源,就有助改善空氣質素。政府努力推廣建築物能源守則。新設計的政府建築物,已全面符合能源守則的要求。較早興建的政府樓宇內一些能源效益較低的設備,也陸續更換;各部門同時加強日常環保管理,提高整體能源使用效率。政府設計新樓宇時,還盡量採用綠化屋頂,並且研究推廣有關技術,希望更多建設項目能予採用。

56. 為配合未來的發展,我們現已展開空氣質素指標的檢討工作。世界生組織剛於上周公布了空氣質素新指引,而環境保護署會就此研究本地情況,為未來制訂適當的目標和策略。

57. 在污水和固體廢物管理方面,我們正穩步貫徹已訂立的長遠策略措施。由九十年代初展開的淨化海港計劃,其第二期甲預計在二零一四年完竣。去年十二月我們發表的《二零零五至二零一四年都市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大綱》,是一項全面計劃,涵蓋固體廢物的重用、再造及消減,以及生產者責任計劃和廢物收費計劃的立法時間表。自今年年初推行建築廢物收費計劃後,棄置於堆填區的建築廢物量已減少百分之三十六。

原則方針

58. 妥善處理污染物涉及龐大的經常支出。要減少社會整體的負擔,就必須以污染者自付為原則。一些成熟經濟體系的經驗顯示,嚴格執行污染者自付的原則,是減少廢物、保育資源的最有效方法。為求達致效果,把影響減至最低,可以根據情況以小量遞增收費的方式逐步推行。

59. 在堅持污染者自付的同時,政府也要在必要的環節提供適當鼓勵,以求達到環保效益。很多使用已久的車輛污染量大,從公眾利益考慮,應該加快廢棄這些車輛。為此,我建議政府撥款三十二億元,向七萬四千輛歐盟前期和歐盟I期的柴油商業車輛的車主提供優惠,鼓勵他們盡早更換為歐盟IV期型號的車輛。換車資助的申請期,歐盟前期車輛為十八個月,歐盟I期車輛是三年。這項計劃完成後,全港的氮氧化物和可吸入懸浮粒子的排放量可望分別減少百分之十和百分之十八。

60. 我們也鼓勵各界人士採用新科技以助減少污染。車主如果購買廢氣排放量少而燃油效率高的車輛,將可獲減免汽車首次登記稅百分之三十,減免上限為五萬元。

公眾參與

61. 在推動「藍天行動」中,我很高興看到市民普遍願意為改善環境作出承擔。環境是公共資源,需要大家共同維護。我們鼓勵自覺參與,但在必要和合適的情況下,則要尋求立法會支持採取強制措施。我們一直鼓勵駕車人士,如須停車等候一段時間,便應關掉車輛引擎。社會上一般認為這一習慣並未普及。我們會就是否立法強制停車熄匙諮詢公眾。

62. 部分社會人士要求採取更嚴厲的交通管理措施,例如實施電子道路收費、繁忙時段收費等,來控制繁忙商業區的車輛流量。某些日子,例如在颱風襲港前,本港受低氣壓影響,空氣污染會非常嚴重。有些人認為需要在這些日子採取特別嚴厲的措施,以減少交通流量。又有人建議仿效日本,立法規定空調室溫的下限為攝氏二十八度。若要推行這些措施,必須得到市民支持,要經過一個讓公眾廣泛參與討論的過程。

63.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是影響本港能見度的主要污染物。除了在去年立法規定油站安裝氣體回收裝置外,我們在過去十五個月完成了諮詢業界的程序,稍後會立法規管印墨、塗料和消費品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

64. 固體廢物處理方面,也有賴市民參與。目前,市民參與廢物源頭分類回收及循環再造的成績令人鼓舞,已有超過一百七十萬人參加有關計劃,家居廢物棄置量亦按年下降百分之一至三。我們會在年底推行廢物收費試驗計劃,測試執行上的細節安排,然後會就整套計劃徵詢公眾意見。我們亦會提交《產品環保責任條例草案》,從源頭控制廢物的產生。

65. 香港是一個世界城市,除了關注本地的污染問題外,亦應該關注一個全球共同關心的大題目,即溫室效應引起的全球暖化危機。以二零零四年計,雖然香港的溫室氣體人均排放量較一九九零年下降了百分之七,但我們仍須繼續努力。

小結

66. 環境是複雜的系統。要解決環境問題,既沒有靈丹妙藥,也沒有立竿見影的方法,更不可能單憑立法。我們必須及早訂下目標,要持續不懈去努力;政府既會積極落實,而廣大市民的認同和參與,是成功的先決條件。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將會繼續發揮積極作用,聯繫公眾參與環保政策措施的擬定和推行。我鼓勵全體香港市民從現在開始,全力響應節約能源;工商界方面,可以全面採用清潔生產及綠色採購等方法,為保護環境出一分力。只要我們堅定不移,鍥而不捨,一起承擔,就必定能夠建設一個更清淨美好的家園。

(完)

相關資料:

曾蔭權宣讀施政報告以及出席下午記者答問會的廣播

政府新聞網:《施政報告料獲市民支持》 (較大篇幅提及曾回應立法最低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