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校友與同學在中大學生會記者招待會上的發言

--民間記者:小西

校長若不認同中大的立校目標就應該辭職
「反對偽國際化,要求民主咨詢」自然不單是中大校內師生的事,有份簽名支持中大學生會聯署聲明的便不乏中大校友;身為校友的時事評論員黄世澤,正是是次招待會其中一位台上發言者。

黄世澤開宗明義的指出,這是一場護校運動。他指出,中大在香港殖民地冷戰時代成立,明確地以維護中文地位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環顧當時的亞洲,以此為創校精神的,就只有香港的中大以及新加坡的南洋大學(後為李光耀關閉),立校的基本精神明確;依此,中大校方這次有關國際化的改革,根本與取消「中文」大學無異。況且,中大自立校以來,本身已很國際化,就以成立的過程來說,已有不少國際力量(例如美國的一些基金與機構) 的参與,但這些國際力量所認同的是中大以維護中文地位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的創校精神;同時,中大並不固步自封,對於西方知識以及文化從來開放,多所汲納,此可以校史為証。

他認為,劉遵義校長若不認同中大的立校目標就應該辭職,畢竟校長不同於公務員。另外,他又指出,就算部要分學系轉用英語授課,事前也需要一個長時間、合符程序、有詳細咨詢文件的咨詢;而所謂真正的咨詢文件,必須提出多個方案供公眾討論。他補充,這樣的咨詢起碼要有兩次,故非五至六年也不能充成。他强調,以特區政底過往多次霸王硬上弓的經驗,如此强行新政通常都是撞車收場,所以校方一定要收回是次的方案。

强而推行新政,與進行「可行性實驗」無異
身為校友,民間記者也打破「報導者Vs. 被報導者」的慣常主客關係,以校友的身份,在記者招待會上發表了個人意見。先旨聲明,民間記者有份簽署是次的聯署聲明,理由如下:

1. 正如中大學生會及捍衛中大理想小組一直所强調的,中大校方這次在咨詢上相當不足,咨詢期短是其一,咨詢對象函概面不廣是其二(基本上,在本年一月二十六日前,咨詢只及各系系主任及本科課程主任,老師不入咨詢對象之列,更遑論是學生了),沒有清晰及詳細交待國際化計劃的背後理念及政策是其三。
2. 是次改革可謂掀一髮動全身,中大校方並沒有詳細評估及交待國際化計劃以及新教學語言政策對整體教學以及校園配套上的影響及要求。如比重大的改革,「可行性研究」卻付之厥如,强而推行,與進行「可行性實驗」無異,但實驗的對象卻是中大全體師生。
3. 在技術的層面上說,在大學近年的削資潮下,校方要求參加招收非本地生計劃的學系所有必修科目必須最少有一組以英語講授,所有必修科目的導修課、練習或實驗課堂,必須有至少一組以英語進行,必須開辦足夠的以英語授課的選修科目,這無異於要求該等學系把大部分科目改以英語講授或進行。

社工系的情況
除了校友之外,幾位來自不同學系的同學亦有發言。首先,社工系的同學指出,社工系學生已聯署要求學系老師對此深遠決定作詳細討論,而同學亦有就此事在網上交流意見。另外,社工系近日(2月18)亦有就此事召開了師生討論會,系主任更答允向校方要求延長咨詢期,系方就會覆議之前的決定。至於該名同學的個人看法是:

1. 社工系改以英語講授是否可行?她指出,社工系的其中一個特點,是不少科目擁有濃厚的本土特式,若改以英語講授及學習,又是否合適呢?
2. 校方在這次改革中相當主導,所提供的也只是二元選擇,要國際化就要英部化,結果變成了:要麼國際化,要麼不國際化。
3. 她認為校方在咨詢期上雖巳作出讓步,但兩個星期的再咨詢及覆議時間實在太短。

哲學系的情況
至於哲學系的戴遠雄同學則指出,哲學系已有七位老師簽名支持聯署聲明,反對改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就算是沒有參與聯署的哲學系系主任關子尹教授,亦曾撰長文,指出「勿捨漢取英」。他指出,有關的問題在助教的層面亦有廣泛的討論,他們普遍認為,改以英語導修,有問題。就個人來說,他認為「多開一組英語組」與「只以英語授課」無異。況且,以英語表達一些較抽象的哲學理念,是有一定困難的,而這會影響到剛接觸哲學這一門學科的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位內地生的分享
至於來自內地的政政系學生王向真同學則提到,她是2003步北京考入中大的獎學金學生。她記得當時參加中大在京招生咨詢會時,向招生委員會主席何文匯教授提出了一個問題:「中文大學的” 中文”二字是什麽意思?」何文匯教授回答說,以” 中文”為名體現了中大對中國文化的堅持,而且這樣的堅持已維持了四十年。她對此感到驚訝,因為在香港這個後殖民社會中,中大竟堅持以” 中文”為名;於是她決定放棄北大的取錄,南下入讀中大。來到中大的第一個學期,她還聽不懂廣東話,校方除了安排她上廣東話課外,還安排了本地學生做她的同房。到了第二個學期,她選的六門課有三門是用廣東話教授的,聽講廣東話的能力取得了不少的進步,而最後三門課都取得了滿意的成績。她認為,老師用自己的母語講課更加生動活潑,同學用自己的母語討論則更如踴躍。她指出,一所擁有四十年傳统、堅持維護中國文化的大學不應把九成的課改以英語講授。

「國際化」話語是一種時空錯置的再發明?
然而後來回想,關於「國際化」的討論,民間記者覺得自己與黄世澤校友以及不少人,似乎均框死在校方所設定的框架中:「國際化」。劉遵義校長在《中大家書》中指出:「而創校校長李卓敏博士,則以過人的魄力,為大學定下整體發展的方向。他倡議「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方」,強調中大的「國際性格」,確立了雙語並重、教研並重、通識與專業並重的教育方針。這些都是歷任校長的工作目標。我接受中大校長這個任命,是因為我認同中大的教育宗旨,並希望能夠為實現她的創校理想 盡一己之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大校方近日提出的「國際化」概念,必須被放回九十年代以來全球化加速的大勢及語境中考察,始能正確地理解其真正含意,劉校長在同文中便指出:「比起四十年前,香港今天的國際地位有過之而無不及,更是她賴以生存之道。在今天全球性的社會和經濟變局裡,香港如果不繼續加強與國際接軌,繼續鞏固和增強她的國際性格,將會失去競爭優勢,被急速冒起的內地城市取代。同樣地,作為香港重要的大學,如果中大不繼續以其國際性格為自己定位,不能為香港培育出中英雙語俱佳,視野廣闊,兼能欣賞本地、全中國,以及世界多元文化的人才,則肯定不能繼續吸引國際社會的興趣和注意。這意味著人力、物力和財力,都會轉移到其他地方去,中大將面臨被邊緣化的危機;屆時我們憑藉甚麼力量去騰飛精進,日新又新呢?我們固然可以崖岸自高,但這能真正有助於促進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嗎?我們真的可以為香港、為中國文化、為世界作貢獻嗎?」要注意,在這種「國際化」話語中,國際化、全球化、與國際接軌、香港在國際的競爭優勢等等才是關鍵概念及詞彙,這個以「國際化」為核心概念的概念群所構成的話語(discourse)跟以「中國文化」為核心概念的概念群所構成中大創校精神話語根本有異,而後者則必須被放回冷戰時期香港的殖民處境中考察,始能正確地理解其真正含意;所以,以「國際性格」、「國際化」詮釋創校校長李卓敏博士倡議的「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方」,似乎是一種時空錯置的再發明,遮蔽了兩套不可通約的話語之間的結構性矛盾與衝突。

(中大學生會「反對偽國際化,要求民主咨詢」記者招待會報導之二)

(待續)

圖為校友黄世澤以及來自內地的政政系學生王向真

中大學生會「反對偽國際化,要求民主咨詢」記者招待會報導之三

中大學生會「反對偽國際化,要求民主咨詢」記者招待會報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