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母語教學上馬太急

一套哲學講法是,人對事物及其他人,先有印象,再生觀感,最後定論為認知。香港人對英文的印象,經過百多年殖民地時代的洗禮,是那是統治者的語言。漸生的觀感,成了那是躋身上流社會的工具。到今日的認知,就把英語視為行走全球江湖的護身符。

香港政府要改革教學語言,改變從來重英輕中的現象,並非毫無道理。卻是,這個政府既應對不了上述的印象與觀感兩環,就似乎一下子要打倒已成定案的認知,只讓人覺得,一番高壓政策只會徒勞無功。

或說,母語教學這回事,是給大大的誤解了。核心主旨,並非是要扭轉重英輕中的歷史局面,變成輕視英語教學,更非輕視英語。實實在在的重點,是讓學生透過母語學習,事半功倍。

饒是這樣,政府這番好意,就像曾推出的八萬五,因為未計前因後果,甫開始就失利。九七年,董建華剛上任,第一炮重頭政策就是母語教學,其「果斷」與猴急之情,溢於言表,如此複雜費神的一個爭論,要這樣匆匆上馬實踐,霎時天怒人怨,有校長教師、及家長學生同聲一哭。曾有文化人形容,這哭的程度,直迫「如喪孝妣」。而國際傳媒,包括英國的《經濟學人》,當時就紛紛指這前英殖民地在變身成中國特區後,要急不及待地「大陸化」。

香港人立刻想,果然,中文是統治者的語言。這副印象,一跳就跳到認知,果然,「阿董生要擦北京鞋而已。」這個結論,一蹴即就,當中幾乎沒有過程。

於是,香港人這邊廂對英語有一套既定的看法,那邊廂,對政府推行母語教學也有像生了根似的「陰謀論」念頭。要兩邊在短時間內磨合,就是難。

母語教學豈止是社會政治議題,更是全民感情事件。平機會自己人查自己人醜聞,實在不堪,嗤之以鼻,但大家也許都覺得,那是單一事故。數碼港與西九均有官商勾結、枱底交易之嫌,齊齊聲討之餘,總也意識到這是社會大圍公義個案,一根針沒實在的扎到肉,未至於有切膚之痛,不會同聲一哭。

議題分親疏。教育,往往是最親的,關乎子女前途、家庭財政、整體對下一代的期望,更錐心的,是父母的抉擇。

負責推銷母語教學的田北辰說,當年他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英中,但現在他「後悔」了。不管他後悔的理由是甚麼,一個人的經驗,盡可為別人借鏡,但一個人的感情,不論叫後悔或變心,總不可就化身成為長官意旨,套諸他人。

把自己的一套強加於別人身上,叫帝國主義。套諸自己人,叫獨裁。

推行一項社會政策,要得受眾一般心悅誠服,才算成功。不服母語教學的家長,有三個選擇:把孩子送到本地直資學校,或本地國際學校,或索性送到外地學校。

看,三個選擇都需要錢,都要有錢,有錢就有選擇,沒錢就沒選擇,說的並非是要買哪件靚衫,或搬進哪幢豪宅,說的是教育權利上的不公平。

在香港讀中中,當然不一定學不好英語。但眾所周知,學習語言,最好浸淫在那個語言的環境中。

但在確是愈來愈「中式」的香港,英文歌不再流行,英文電視台的收視率益發偏低,西報銷路也有走下坡之象,學生在學校學英語,每周可以上多少課,要做多少功課?

許多家長心底都有一個想法,是孩子是可以給環境「迫」一下的。本人小時由中文小學升上英中,忽然要讀英國文學,起初查生字查得焦頭爛額,卻終也漸入佳境。中一班主任吳太太一次責罵我們的一句:「It's for your sake not for my sake(這是為了你們,不是為了我自己)」,學用至今。當然,個人經驗,純作參考。

毛孟靜
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