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灣仔重建系列訪問(三):自從灣仔要重建......

灣仔重建系列訪問(三):自從灣仔要重建......

訪問及整理:袁敬皓(祖)

(經作者同意,文章轉載自新一期《時分報》)

自從「市區重建」披上「以人為本」、帶著推土機步入灣仔後,引來了設計的、環保的、建築的和居民的團體介入。它們有各自的介入的方式,但目標只有一個,便是把「以人為本」落實,以免淪為「市區重建」身上羊皮。

「以前重建的問題介入團體大多是社區中心,而且爭取的目標總離不開合理賠償、安置等。」聰頭憶述八十年代中後期的情況。一直談香港經濟的發展,隨了金融市場外,總離不開房地產買賣,九十年代炒賣樓就成為了商家及小市民財富增值的重要項目,再加上舊樓比新區/樓有較差的型象,所以拆建彷彿是最快達到財富增值及改善生活的方法,「拆建」就順理成章地變得合理非常。

拆建看似是代表經濟進步及生活改善的想法,但為什麼現在灣仔卻吸引了不同的團體介入,聰頭覺得這是香港人身份認同所影響:「香港人一直以經濟發展作為身份認同的其中一個重要部份。但自從經濟下滑後,香港人很難再依靠經濟增長來獲得身份認同,再加上回歸後的政治環境轉變,情況就不同了。以前香港人自覺與其他人不同,可能只需要「說」出來; 但現在卻變得越來越糢糊,越來越焦慮,需要不斷去尋找外物來肯定其特殊身份。」

回歸後的施政不斷出現問題,於零三年七月一日,引發了看似只有單一訴求的五十萬人遊行,多少是由這焦慮所引起的。聰頭補充說:「政府同樣出現了這種焦慮,因而產生了「身份尋找」的舉動,例如中藥港、數港碼港等。但政府政策卻總離不開發展主義的思維,而不是建基於市民和團體之需要及認同。」我想,「西九龍」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政府將這個計劃視作香港文化藝術發展的方向,但竟然連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文化發展方向及藍圖也沒有。

傳統的居民參與團體曾提及:「傳統的社區中心大多只著重服務街坊,但如果大部份街坊不想保存歷史,反而有很多非街坊想保存之,當中包括各種合理及有意義的理由,例如反資本主義、環保等。那麼,社工還要否支持歷史保存的運動?我想,那種"街坊為本"的想法,反而令社工無法投入歷史保存的社會運動。」我想,聰頭正提醒我們,社群本身是紛繁多樣,不需要設限於參與者的身份(居民/非居民)及原因,究竟「保育」最終可否變成運動,關鍵在於能否連結不同的個人,建立一個更開放及多元的運動參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