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現代消費問題

“環境”最早的意思是指人類四周生活的範圍,而同時亦指人類與如何與環境相處的過程,與現代消費的形式好像風馬牛不相及,但事實如此嗎?

消費者會認為,他們所購買的是外國進口的貸品, 與四周生活環境沒有直接關係. 而且他們會因買到各國的食品而感到驕傲和高興,的確這證明了農產品的數量及質素正不斷地提升. 其實, “大量生產”(mass production)並不能確切地表示食品質素的提升. 在英國, 食物中毒事件便由1982年的14000件, 升至1998年的106000件. 這正好反映在”大量生產”的過程裡使用過多化學肥料, 人們吃下便對身體有害. 又譬如, 有人會認為“集體飼養”能有效提升家畜的數量, 但其實“集體飼養”會使家畜容易生病, 更嚴重的, 可能會引致變種疾病.

或許有人會說大量生產食品是因為現實世界有此需要,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阿根廷曾經出現嚴重飢荒,而聯合國希望引進新的農產技術, 藉以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 或許, 很多人會覺得這個方法很合理,但經濟學者阿瑪逖亞.森思(Amartya Sen)卻從研究中得到相反的答案; 他指出阿根廷是全球糧食產量排行首三位之內的國家,而糧食供應不足根本不是事實. 他更進一步指出,引致飢餓的主因是財富不均的問題. 其實, 大家不需感到驚訝,再看看2003年英國的食品交易數字,鮮奶進口有114,000噸, 而出口竟有119,000噸. 由此可見,本土生產的農產品其實足以滿足當地的需要. 可見, 大量生產之目的很多時也不是因為糧食短缺,而是商人們為了財產的增長。

在全球化的趨勢下,物資交流往往需要大量的運輸工具. 而在這運輸的過程中, 會釋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的污染品,嚴重破壞生態環境. 而且, 運輸過程需要大量原料,有專學者指出,全球原油的總量大約有2萬憶桶,但其中約一半已被開採。在大量開採的過程中, 整個 成本卻由消費者承擔. 跟據統計署的數字顯示, 消費者在購買一件貨品時, 所付金額的三分之二是用在貨品的運輸、宣傳等管理層面之上。

在整個受資本主義支配的消費生活下,生產者透過”破壞”及”生產”的循環下不斷地破壞生態環境.令小部份人財富增值。從各方面的數字來看, 現代消費的”更平、更高質素、更好”之說法, 其實只是消費者的一廂情願之做法. 這麼是否需要到每天看空氣污染指數決定是否外出的時候,我們才仍會認為消費行為與環境有直接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