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珠江流域大旱,是天災還是人禍?

李育成 (國際河網)

連月來,香港水情告急... 不過,這裡並不是指紅灣半島不拆,地產商“損失”數十億港元的收益,也不是指領匯上市風波,引致50萬股民同孖展客損失,而是我們香港人的生命之源-東江水。據說,未來三年,香港將會面臨制水的威脅,我們將可能面對自1963年廣東大旱以來的水資源困境。

珠江流域大旱,珠三角各大城鎮用水告急。12月的海水倒灌,國內稱之為強鹹潮,已直接威脅到一向依賴東江和西江各大城鎮的用水,包括港澳地區。可是,這條新聞並沒有獲得顯著篇幅的報導。關係到香港近700萬,加上珠三角各市合共近1,500萬城鎮人口的生命之源,竟然也不及其他經濟新聞,這是什麼道理?

泛珠先嘗惡果

自從廣東省牽頭泛珠三角經濟合作,各省市領導和國營民營企業都不斷吹捧9+2區域合作,認為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搵真銀、發大財的大好機遇。他們冀望廣東省同港澳民企投資內陸省份,修路築橋建水壩,成為了他們必然的動作。可是,發達的代價,各位領導人又有否想到呢? 話你知

鹹潮是指海水在河口地區上溯的現象。鹹水上溯的直接後果,使河水鹹度增加,對以河水為水源的城市供水影響較大。

而天文大潮的主要原因是太陽、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條直線,月球離地球相距最近而形成。天文大潮是自然界正常現象,對於廣東和珠江三角洲更是家常便飯。據悉,歷史上除粵東有極個別全日潮區之外,珠江三角洲以及東西沿海均屬於不規則半日潮區,一年365天每天都會出現兩次高低潮期,根據不規則的天體運動變化每天高低潮出現時間不同;每月有兩次半月周潮,呈“初一、十八潮水起,初三、十八高低盡刮”的基本規律;一年有24次大潮,每年最大潮多數出現在農曆八月十八。

然而天文潮在某些特定環境下會構成水害;如果江河水位低海潮上溯範圍擴大鹹害程度加重。但決定鹹潮的首要因素是乾旱年份或枯水季節,上游來水嚴重減少,江河水位過低流量過小。換言之,強鹹潮出現的主要因素是淡水缺乏、江河水位下降,而不是取決於天文潮的大小。

廣州市水利局過去修築水閘只是為了抵擋攔截洪澇,近年來利用該市年平均1米的潮差,利用潮起潮落科學關閘開閘帶走淤泥清理污水美化生態環境,已經取得顯著效果。潮差也是一種能源,可以清淤去污沖刷河道淨化生態環境,甚至可以發電,科學運用天體運動產生的海洋潮差可以變水害為水利。

今年,廣東還沒有嘗到泛珠帶來的好處前,卻已嘗到這個苦果。

廣東省的大量燃煤電站,加劇了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先使到來自西太平洋的颱風和暴風雨驟減。11月初,國家氣象局便提出警告,十月全國降水量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少,指出華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將發生大範圍秋旱。

水資源管理滯後

自由亞洲電台即時訪問了美國佛羅里達州水資源管理處的旅美水資源專家武業鋼,他認為珠江流域中上游森林的砍伐、華南地區大面積的城市化與河道的水泥化,都不利水土保持,“以前能夠在濕季的時候下的雨量,現在統統都流到大海裡面去,不可能在比較有涵養的情況下保持下來。那當你旱季的時候,這個問題就更嚴重了。”

他又指出,“目前國家工業化的速度超過了污染控制手段的發展,導致越來越多的河水變得不適於灌溉。”他認為,今年秋天國內部分地區的乾旱無疑在提醒領導人,水資源短缺將成為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最大挑戰之一。”

但筆者認為,當中還有更深層的原因,就是不恰當的水利開發和管理。今天,我們的珠江流域,包括西江、北江和東江,共規劃了82個水庫大壩,用於發電、灌溉、供水、航運和防洪等,單單是那一條流經雲南、貴州、廣西和廣東四省,擁有五個名稱的西江,便要開發22級電站,其中已修建了10級,包括著名的雲南的魯布革、貴州的天生橋和廣西的龍灘、惡灘、百龍灘、大化和岩灘等等大型水電站。

上游大壩影響下游

修建這些水庫大壩的上游省份和自治區,都是為了提供廉價電力給本省和外送到廣東省,以賺取豐厚利潤。上游省份盡可能也不會棄水以濟下游的乾旱,因為這會減少發電的收入。在此情況下,廣東省既是水電的得益方,卻同時也是旱災的受害者。

自從西江中上游在八九十年代修建水電站,鹹潮的出現便越來越頻繁,並且有越來越強之勢。每逢旱季,澳門、中山、珠海一帶一直都是鹹潮的受害者,影響著食水供應。情況一如筆者研究的瀾滄江-湄公河:湄公河河口在越南南部,每年旱季,越南當局都很擔心鹹潮對食水同內河捕魚業的打擊。他們曾經向中國當局在瀾滄江幹流上修壩表示質疑,可是每每不得要領。

為今之計,廣東省便向上游貴州省討水,希望從貴州、廣西境內的天生橋一二級、大化、百龍灘、惡灘、岩灘等一批水庫電站水源中獲得調水120億立方米淡水,以解燃眉之急。可是,他們已提出兩個星期,還是不得要領。12月初,廣東省在北江流域發射火箭彈作人工增雨,而東江中上游的楓樹壩、白盆珠和新豐江水庫加大洩水量,保證下游水量達到每秒220流量,以提高壓制鹹潮的能力。不過這些都只是權宜之計。

河流已成溝渠

廣東省有官員揚言會修建西江水利樞紐,並通過西水東調長遠解決水荒。可是,單靠工程手段,而欠缺上下游合作的綜合流域管治,筆者很難相信這可以長遠解決問題,更遑論我們環保人士所提倡的自由河流概念。今天的珠江流域,不論是東江還是西江,已越來越像內河航道,或是大溝渠,而不是一條河流。水資源不能儲蓄在沿岸流域,而是統統都流到大海裡去。

且看香港人的水源-東江流域上,中上游已修建了4個水庫電站。12月13日,惠州東江水利樞紐剛剛完成截流工程,預計2006年可以給惠州送電。惠州位處東江下游,自從80年代大量港資外資進入,早已成為其中一個工業重鎮,河流污染早已是家常便飯,因此清潔的水源一直是令人頭痛的問題。惠州當局認為,修建這個水電站,有助保證惠州及依賴東江水城市的水源,也可為工廠提供電力。不過若果適逢大旱,這個如意算盤又是否打得響呢?

呼喚流域管理

筆者認為,不論是西江或是東江水利樞紐,這種工程治水思維早已不合時宜。只有生態治水,才可保障水源的清源,例如建立人工濕地淨化食水,河道去除水泥化,建立蓄洪池保持水資源。只有全流域實施綜合管理,才可真正保障水源,包括設立機制,保證河流生態用水,適時調度水源,以及建立合理的水價機制,以反映真實的用水成本。這些措施,都不是單靠修壩所能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