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你自殺,所以我學你自殺

你自殺,所以我學你自殺

短短二百日,有二十名學子輕生,整個香港社會的心情都很沉重。我也是。

頻率如此高的自殺事件,是巧合還是傳染,該如何定論。但的確有不少人研究過,人是會模仿其他人自殺的行為。

文豪歌德的成名作《少年維特的煩惱》在1774年出版。故事敘述少年維特愛上有夫之婦,最後以自殺的方式來結束他的煩惱。此書風行全國,短時間之內,德國的自殺人數顯著增加,很多人模仿維特而自殺,稱之為「維特效應」(The Werther Effect)。

其後有不少研究,針對媒體報導自殺事件對社會的影響力。當有轟動性的自殺事件發生,媒體日以繼夜渲染報導,事件在社會大眾中不斷發酵,自殺報導就會引起繼發的自殺模仿。威廉‧菲利普斯(Alban William Phillips)曾經發表關於此研究的證據,指出在1947年到1968年之間,每次轟動性自殺新聞報導後的兩個月內,自殺的平均人數比平時多了58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否代表每一次不恰當的媒體報導,就殺死了58個本來未必應該死的人?

所謂自殺模仿,至於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我知道,你想說連成年人都不一定有勇氣活下去,談不上什麼可以幫忙。但如果連大人都逃避,你忍心讓他們年紀輕輕,就要承受畸型社會制度的惡果嗎?

你可以做的,不單止是停止分享不符合世衛指引的自殺報導,而是從你身邊每一個學生、家長入手。能接觸到年青人的,親自跟他們談;親戚中有做家長的,表哥表姐也好,請向他們傳遞同一個訊息 —— 不要再對小朋友施加過份的壓力。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香港人的必勝人生Formula》寫道:

數字,並不足以反映生命的圓滿價值。曾經看過一個日本廣告,叫「人生何必馬拉松?」,情節大概是在馬拉松賽事中途,部分選手忽然偏離跑道,有的跑了去大海游泳,有的去了跟愛人結婚,有的去了爬雪山、讀書、跳傘、放煙花……林林種種,應有盡有。是的,人生何必馬拉松呢?明明一樣米養百樣人,每個人天生就因為經歷和性格有一定的差異 。有人是天生運動健將,有人是生意奇才,但這些都是他們的事。假如我只愛收集小東西、寫寫字,閒時喝口茶,去拍點照片,去去旅行,也不見得我是低人一等。

這世界沒有所謂正軌,也沒有繞遠路的說法,因為每個人的賽道不同,終點亦有所不同。有幾多人,就有幾多可能,所謂「各人有各人的修行」。你不一定要留在主流,跟他們玩數字遊戲的。記住,再不勇敢,我們就老了。

教育制度如何高壓,既然每個在香港讀書成長的香港人都曾身受其害,無理由今時今日還要下一代繼續忍受該等折磨。不要每次都要等到出事先知驚,唔見棺材唔流眼淚,因為今日無事,無人知道下一輪爆發係幾時。

要讀書還是不讀書、買樓還是不買樓,他們的人生,由他們作主好了。

我不敢跟學生講,熬到畢業了,一切就雨過天青,從此平步青雲,一世無憂。但至少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價值。老套講句,過去曾經多少次跌倒,事過境遷,現在回想起來也不一樣無痛無癢嗎?我們都知道繼續不是一件易事,真的,不容易。但只要一天不放棄,生命仍是有無限可能。

「死亡遲早都找你,切勿憑自己。」

(題外話,我不是認為最大的責任是家長身上。而是,當整個社會都為了學生肩上的重擔而憂慮不堪的時候,你的特首還在建議加設泳棚讓中環精英可以午飯時間游二十分鐘水,你就知道這個政府根本係喪心病狂無得救,唔好同佢哋嘥口水。

自己的學生自己救。)

作者面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