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在大澳記錄時間——《大澳誌》放映會

采風主辦的短片放映會《大澳誌》,有廿多位來自中港台的學員所紀錄的漁鄉風情,保留不少珍貴的人物片段。我身為港人,竟未曾踏足大澳,不敢有先驗的印象,觀映之後,卻是覺得,到過大澳的更應該進場。

當晚放映〈大澳醒來〉〈容容」〈林順風〉〈暫泊〉〈繪廟師〉〈開鋪〉〈包姑〉〈造船人〉〈漁人的願望〉九齣影片,剪接的順序很好,分別看到人物交際、文化傳統、漁港風情這三個主題。除了複修古廟的過程,僅存的造船廠、凌晨時份出海捕魚,都是我們這些外人,平日無法涉足的珍貴片段——當然,在時間的流動裡,每個畫面都是獨一無二且無法複製的。

〈造船人〉記錄了造船工的一段話,指大澳人口由二萬降到二千之後,沒有往日喧鬧,卻多了傍晚看海飲啤酒的樂趣。很可惜我看不到他們說的海,只能從話白中追尋線索、暗自嚮往。〈暫泊〉〈繪廟師〉圍繞修廟工人的日常生活,相比傳統藝術的觀賞,更注重勞動的能量和速度,就像〈容容〉跟隨女工走過一天,比起大澳,更突出的是人。那是炫目的景象,而有一種受訪者所說的大澳的悠閒,我無法讀出來。意猶未盡的我,不禁想到更多;除了以他者的身份,窺探異鄉的風情,我們能否更深一層去體會大澳人的生活節奏?

相涉的年青導演在對談中表示,在看清大澳的面目之前,就在腦海裡描繪出故事,惟恐這打亂了觀察的步伐。我認為有人已經努力去避免這種先入為主的錯覺,鏡頭有意識地追捕一些更淡泊、更缺少人味的週遭環境,像是樹木和動物,以至死物和街景,融入了前景和間場。雖然拍攝的主觀意識有所調和了,影片又鬆散起來。具體來說,就是有很多的資訊,很美的畫面,卻組合不出一篇流暢的樂章。

故此我對〈開鋪〉〈包姑〉有較深的印象。前者執著於商鋪內拍攝,重現了小店東主的生活空間。後者則大膽地摸索個人風格,嘗試減省而非添加,以呈現一位獨居老人所處的空虛和漫長。節奏、留白和放空是一項很難掌握的技巧,因為它要求一種對時間的精準感覺。

拍攝者本身就是觀眾,文人自己也是讀者,咱們不妨思考:像我這樣的都市人,走入鄉郊,可以擺脫追逐信息的習慣嗎?如果鏡頭和筆觸都貪婪地追捕精采、炫麗的瞬間,無法忍受半分鐘的寧靜,所勾勒的圖畫可能充滿了各種「意義」,卻脫離了真實的生活。

我們也要念及影片的預期觀眾。對都市人來說,確是感到有一點點「隔膜」,但對居民而言,有如家庭錄影帶的各種精采瞬間,或更令人歡喜、感動和溫暖。

由心去導演的作品,往往讓人思考更多。今日社會雖然商業電影泛濫,但是紀錄片永遠有它的一片花園,因為我們總在追尋一種不造作的、平凡的真實。亦因為真實是脆弱的,支持新人和本地製作有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