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快‧觀影筆記:誰是《丹麥女孩》中的丹麥女孩﹖

快‧觀影筆記:誰是《丹麥女孩》中的丹麥女孩﹖

《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是細膩得不可思議的電影,不可多得。細膩,因為電影的結構完整得天衣無縫,而且男女主角也配合得完美,絲絲入扣。

(1)
在我心目中,Alicia Vikander才是電影的女主角(依然不太明白為何她競逐的是奧斯卡女配角),而我覺得她演得比Eddie Redmayne更好。我認為她是女主角,不是因為她在電影中的出現時間不少,而是她演的Gerda Wegener 與 Eddie 演的Lili Elbe是兩條平行線,而且是她出色的演技成就了Lili Elbe部份的感人。

說在前頭,我認為《丹麥女孩》既是Einar Wegener接受自己Lili Elbe身分的過程,也是Gerda Wegener接受自己有女同性戀傾向的過程,兩個過程同時並平行發生,讓故事發展變得合理、順暢而自然。

電影將Gerda的同性戀傾向描繪得很白,例如Gerda在宴會時指愛上Einar時有愛上自己的感覺,而最大的提示是當她被有名的畫廊老闆指畫功圓熟但描繪的主體(subject matter)不對後,讓畫廊老闆眼前一亮的就是繪畫Lili(也就是所謂對的主體)的人像畫。如果視藝術為藝術家與內心的對話,這樣Gerda的心深處想法已經在其畫作中表露無遺。

說Gerda與Einar是接受自己的兩條平行線,線索很多。當Lili的畫像成為Gerda在畫壇成功的開始,逐漸擁抱Lili的Einar亦再沒有開始作畫。如果藝術是藝術家與自己內心的對話,大概擅繪家鄉風景的Einar所心繫的是兒時與朋友Hans的那一吻。Einar對Lili的壓抑轉化成作畫的動力,他對此樂此不疲,直到Lili不需要再被壓抑為止。Gerda的人像畫漸漸由以Lili為主角,漸漸將她自己也畫進畫作裡,而自此Lili的(或Einar的)畫家身分幾乎可以被觀乎完全忘掉。這一此消彼長的平行線中,也就是Einar邁向Lili的旅程中,有男兒氣概的Gerda變得跟Lili一樣女性化,倒是Lili變得堅強得像以前的Gerda。

Gerda與Lili也是「丹麥女孩」,因此當Gerda才能在跟教授會面時跟Lili同樣肯定其真實存在。

不少英美影評人對《丹麥女孩》的評價都不怎麼好,原因大概是認為故事沒有將Lili Elbe拍成有勇氣面對困難的先鋒,反而將她描繪成充滿創傷的悲劇人物;又有指電影拍得太美,反而沒有將重心放在應強調的主體上(即描繪Lili的勇氣)。我認為這些評論都沒有正視Gerda Wegener接受自己同性戀傾向的主線,而且真正不滿的是電影沒有滿足他們美化Lili Elbe的想像而已。然後,他們就強行將電影的美感說成負累,因為他們固執地沒有看到電影的美。由《皇上無話兒(The King’s Speech)》到《孤星淚(Les Misérables)》,導演Tom Hooper要呈現的都是一種人類克服與面對創傷的過程,我認為《丹麥女孩》也不例外。我認為每一個付出努力克服創傷、面對自己的人都是偉大的,至於其他「先鋒」價值是後世讚許或後設想像,兩者沒有衝突,也不需要較勁。

沒有Gerda面對自己的勇敢,大概也沒有Lili的改變自己的決心。兩個人能夠互相扶持,就是因為大家有同樣的困境,而且有同樣面對自己的勇氣。

(2)
電影的另一個主題是要重現當時社會對同性戀/性別認同障礙的錯誤見解。由被視為生理病到心理病(瘋狂/瘋癲),異於社會主流觀念的情況都是不被社會接受的異常,而當被醫生判定為有心理病,就要被隔離(Lili有兩次被隔離的可能,一次沒有應許而跟Gerda遠赴巴黎,另一次是逃脫了)。

從現代的視角,這些想法固然荒謬。不過,我認為最有趣的不是電影如何呈現這種荒謬,而是將「瘋狂」描寫得順理成章。從Faucault的角度看,現代的「瘋狂/瘋癲」不過是被「理性」社會被製造出來鞏固某種秩序的結構,縱使這些「瘋狂」曾經成就社會的想像力與發展(甚至曾經滋潤「理性」的發展)。當「瘋狂」被「理性」視為病態,我們就不能再與「瘋狂」直接對話,而要透過醫生來以某種專門語言才能與「瘋狂」溝通。

在《丹麥女孩》中,這些所謂「瘋狂」成就了Gerda與Einar兩個偉大的藝術家(愛上Lili的男畫家也有同性戀傾向),這根本不是社會的負累,更是藝術發展的動力泉源。因此,暗地裡接受自己有同性戀傾向的Gerda比Lili更肯定Lili不是瘋癲。

從這個角度看,《丹》最美麗動人的地方不是澄清同性戀/性別認同障礙不是瘋狂,而是讓觀眾重新擁抱根本不成問題的瘋狂。電影拍得令人目瞪口呆的美麗,就是讓瘋狂與美重新結合,而不是英美評論家所言的「detraction」(《Spectator》與《Guardian》也認為類似的「detraction」看法)。

(3)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藝術好像必須滿足某些人(影評人、市場)的想像,而不去了解創作的起點與觀點。我不是說那些觀點必然是錯或有害,但我認為欣賞創作者的想法是必然不會錯的起點。

Alicia Vikander與Eddie Redmayne也演得動人,但令我更感動的,是電影完結後,Casting 部份寫着Eddie Redmayne演的角色是Lili Elbe,而不是Einar Wegener/Lili Elbe。

縱使電影呈現的未必是真實故事,但至少我看到一份尊重。從這份尊重作起點看《丹麥女孩》,才會找到更多「先鋒」以外的寶貴想像。

(註:此文章發表後,有讀者指Gerda是雙性戀而不是同性戀。其實文章指的是接受「同性戀傾向」,而不是以標籖將Gerda分類。我認為人的思考是複雜以立體的,不應該以標籖來思考。歷史有說Gerda是雙性戀,我沒有深入研究,但導演的取態是很明顯的。事實上,導演曾透露電影沒有跟原著,故事寫Gerda 及 Lili 住在一起,也將她與 Hans 的關係含糊化來讓Gerda 與 Lili之間的關係更鮮明。電影與史實或原著一定有分別,是否喜歡其改編自有不同意見,而我是傾向支持。)

(註二:Lili的情況是「性別認同障礙」而非同性戀,這點在之前發表時沒有寫清楚。文章的重點是,所有異於社會主流的都被定性為「異常」、「瘋癲」,但這些「異常」其實往往是想像力的泉源。已修改拙文以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