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電影文本筆記:《比海還深》

電影文本筆記:《比海還深》

「我們都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導演是枝裕和在劇本的第一頁如此寫,主題看似簡單,其實非常複雜。表面上看,是枝裕和寫的是一個不肯面對現實的男人,但他寫的故事很立體,在電影加入多層喻意,讓《比海還深》成為一部韻味豐富的電影。

是枝裕和在電影提出更大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們不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

線索一:小說

良多(阿部寬飾)在十五年前憑小說《無人之食桌》奪得文學獎後完全沉寂下來,在苦無靈感的窘境下開始沉迷賭博,並透過兼職私家偵探來尋找靈感及維持生活。為什麼他會寫不出新的好作品來﹖良多跟母親(樹林希林飾)散步時遇到後者的音樂老師,老師說有讀過良多的作品,認為當中有角色很像他的姊姊與母親。這一段很有意思,因為良多的成名作就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而後來他要藉當兼職偵探的靈感寫新作品,意念卻來自別人的情感-他將在工作聽到有意思的說話抄錄下來,然後貼在案頭作者新作品的材料。

從這個線索看,良多的成名作象徵的是他的真正自我,而他的成功未能維持(不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是因為這個自我未能再與世界接軌。

他從偵探工作獲得的靈感,其實都不過是冷眼旁觀地從跟蹤、窺探與利用獲取,他留下的只是事主的片言隻語,而不是完整的情感。他為女事主找到老公偷情的證據,女事主拋出了一句「哪裡失常了﹖我的人生」,眼裡閃過一絲無奈的憂愁,但她仍強作堅強。良多抄下了精句,卻沒有留意到她心裡的掙扎與無奈。偵探的工作方式成為了他的生活方式,他以同樣的方法跟蹤前妻(真木陽子飾)與新男友,最後掌握到她的行蹤,卻無法了解她的心情。他寫不出新的作品,因為他只保留了當偵探、作家需要的觀察力,卻失去了解別人心情的能力。

《比海還深》沒有所謂的電影高潮,但所有主角的心理變化都集中在風暴裡的公屋,也就是良多母親的家。這些變化不明顯,卻各具意義。電影名字的英文是「After the Storm」,大概就是在這場風暴過後的新開始,如果良多與前妻能夠在這一個晚上掌握到什麼。

在風暴的晚上,良多母親好像說了什麼意思的話,要良多抄下來寫進新作品裡,但他拒絕了。可是,他最後還是在午夜抄下來,心裡好像懂了什麼-重要的不是良多母親說過什麼,而是他終於可以在情感上與母親接通。他將心裡的門打開了,關鍵是溝通,那不再是別人的經歷,也不是窺探得來的故事,而是身邊人的感受。這是良多改變的幼苗吧﹖說不上是人生的轉捩點,也不知道他能否悟出更大的道理來,電影也不需要交代。

沒有多少人可以像卡繆般可以由《異鄉人》寫到《瘟疫》,由個人關懷延伸到社會關懷,因為大多數個人走向社會就會被「現實」所削平,變成沒有稜角的機器人,最後我們只會自私地照顧自己、自我中心,卻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懷,甚至不再關心社會與社區。這也是電影有趣的地方,良多由充滿疏離感的都市走回公屋的社區,由現代回到充滿回憶的過去,這對比甚有味道。

線索二:家族

家族因素是《比》裡的最大主線-良多與他的父親性格相似、良多與姊姊同樣有多疑的性格、良多前妻繼承其母親的書法、良多的兒子與良多有同一個夢想(公務員)等等,更重要的是良多某程度上繼承了母親的孤獨。一切好像走不出命運的劇本,但《比》的訊息並不悲觀。

良多的確跟父親一樣「無出息」,但父親一開始就很欣賞他的得獎作品,欣賞得四處派發他的小說,跟鄰居說將會是買不到的經典;他的前妻其實也很欣賞他的得獎作,欣賞得甚至竟然期望新男友給小說正面評價;雖然良多父親是一個以賒借典當度日的不堪父親,良多母親還是很欣賞他的書法;良多的兒子故意打四壞球,寧不做英雄也要保送擊球員上壘,卻不獲母親新男友的欣賞,但良多卻很讚賞。

我們某程度上都遺傳了上一代的某些性格,有好有壞,但我們往往只會將注意力放到壞處上,不知道自己的優點其實有被身邊的人欣賞。也許,我們不是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而是當我們在某些地方做到了卻選擇忘記,最後優點一個一個地消失,剩下無意義的驅殻。大多數人認為良多「沒出息」,又認為他不肯面對現實,這又是不是別人不懂欣賞他的結果?說他拒絕當賭博漫畫原作的工作是不肯接受現實?我們可以說他是堅持文學寫作。當大家都不懂欣賞,良多就開始懷疑自己,與自己心目中的大人愈來愈遠。如果家族是一個線索,是枝裕和在電影挑戰的是一種「命定論」,就算人生有不同的限制,我們還是擁有創造更好未來的可能性,而第一步就是欣賞別人、了解別人的心意。

不懂了解別人的心思,所以孤獨;不懂欣賞,所以不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問題在,如何欣賞?如何了解?

線索三:過去(與未來)

象徵「過去」的符號充斥整部電影-居住了四十年的公屋、良多父親的遺物、雪了長時間的乳酪冰、父親的舊假畫、一年半前的咖喱、多年來仍屹立不倒的八爪魚滑梯、古典音樂等等、十五年前的得獎小說等等。如果「欣賞」與「了解」是成為心目中大人的關鍵,整部電影就是不同的角色如何以種態度梳理「過去」的過程。

縱使電影裡的角色都努力捕捉未來,但他們都從「過去」中找到一些人生的啟示。未來是什麼﹖良多說賭博買的是未來、前妻最後說要面對未來,最後他們與兒子在「過去」的八爪魚滑梯尋找被颱風吹得七零八落的「未來」彩票。每一段過去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經過長時間的浸淫可以得出非常不一樣的果實,所以一年多前的咖喱依然美味。「過去」不能拖累「未來」,但不懂得欣賞過去就無法追逐未來。一切都需要時間,正如良多母親在電影一開始講人生如烹飪需要時間一樣,電影裡的角色都在參悟這個道理。

良多的前妻不知道應否跟新男友繼續下去,在她在八爪魚滑梯尋找散落的彩票後,即使良多繼續拖欠養育費,她還是讓他繼續探望兒子。良多的前妻就是最希望與過去割裂的人,也是最放不下過去的人。

電影拍得細緻,良多從典當時了解到父親的心意、在八爪魚滑梯尋回兒時的回憶、在公屋跟母親的對話中重新建立對母親的關懷,他從過去得到零碎的答案,但結果他能夠做到自己想成為的大人嗎﹖不知道,在跟前妻與兒子分手時,他的眼神好像變得不一樣,也好像一切如常。幸好,他(也許)還有機會。

線索四:比深還深

「你曾經愛過一個人比海還深嗎?我從沒愛過任何人比海還深呢。」良多的母親說。

這是電影的點題句,意思卻好像與電影的主題扯不上關係。良多的母親有遺憾嗎﹖看來沒有,他有確確實實地愛過老伴,也擁着幸福地生活。大概要愛得比海還深只是一種口號式的憧憬,就算沒有這樣轟烈地愛過也可以幸福,正如良多以前想當公務員,最後只是一個過氣作家。

「我們都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也許,這也不過是一種口號式的憧憬,我們之間沒有多少人做得到。可是,只要在過程努力過,我們還有幸福的可能性。

這句說話有很多解讀的可能性,但好像觀眾都沒有注意。讀一次《別離的預感》的歌詞,這也可能是良多母親談愛情態度的啟示。說到底,這是電影的點題句,不應輕易放過呢。

後記

《比海還深》加入了多層喻意,容許觀眾有不同角度的解讀,這是電影最有味道的地方。欣賞《比》會想起小津安二郎的電影,有人說是枝裕和的電影主題開始重複,但大師小津又何嘗不是如此重複?重要的是,電影表達的意思可以一部比一部豐富。

論演員,三個主角的演技實在無話可說,尤其是樹木希林,她的演技可謂世界級,細緻、真實而動人。

《比海還深》的劇情並不特別(格局很像李胤基導演的《Come Rain, Come Shine》),但《比海還深》有着更吸引、更原始的力量。在電影講求高成本特枝與標奇立異劇情的電影年代,這實在難能可貴。這是我喜愛日本與伊朗電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