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關於《火星任務》,我說的其實是……

關於《火星任務》,我說的其實是……

硬科幻。電影《火星任務》由同名硬科幻小說改篇,這類作品強調邏輯關係,科學細節呈現以及科學精確度,經常夾雜深澀難明的科學名詞和理論,甚至數學方程等,以不同的科技應用去構建並推進可信度高的劇情。亦因如此,《火》被外界視為人類未來登陸甚至殖民火星時,所有可能會遇上的困難的思想實驗。

《火星任務》在科學細節上著墨甚多,由宇航動力學的行星引力加速、加速與減速問題,以至用火箭燃料生產水的化學方法,一一向觀眾說明,令大家相信故事在將來發生的可能性。利用「科技」推進劇情的手法,硬科幻獨有,看不懂是你的事,因為這就是現實中會遇到的問題。不過,這正正是《火》被批評「角色內心戲」不足的主因。Mark Watney身為太空人,是人類在火星上的先行者,小說和電影都考慮到,太空人是萬中選一的精英,如果觀眾入場期望看到麥·迪文在火星上瘋狂尖叫,再突然出現有如古希臘歌劇的deus ex machina情節般的救星/外星人打救,要失望了,因為這片是硬科幻類型,deus ex machina設定會打破硬科幻內部嚴謹的邏輯,主角能否脫困,必須看主角在科學這框架下有多少機智。

年經硬科幻片,由2013年的《引力邊緣》至2014年的《星際啟示錄》,到2015年的《火星任務》,彷彿有股「是時候仰望星空」的力量持續爆發,一浪接一浪。《火星任務》將人類的目光從固步自封的近地軌道(引),以及過於烏托邦式的太空歌劇(星)幻想中,拉回現實。從基本問題出發,人類作為一個物種、一個文明所要面對的難題——探索新家園。火星任務正正樹立了一個極佳模範,一個探索者、先行者、太空人以及未來人類應有的榜樣:人類不能像一隻掉進水中胡亂掙扎的猴子,落得驚惶失措地死去;而是要理性地生存下去,就算面對死亡,也要作為一個文明的一員,欣然接受同時,為尊嚴盡力求生。

對比過去數十年不少太空科幻片,往往投射了人類對星空源於無知的恐懼——火星人入侵、太空船被鬼魂纏繞、突如其來的異形等等;儘管《火星任務》有不少「硬傷」,即與現實不乎的情節,例如火星的沙塵暴根本不可能吹起任何東西。《火》所呈現的真實感步步進迫,令人感到現實的引力無比沉重,但當一切都砰然墮地,才有最後升空一幕賺人熱淚。